第415章 當街互毆還是被毆打,選一個!(1 / 2)

林如海的處置在內閣看來,非常的得體,秉承了本朝榮養士人的宗旨。

四川那邊的爛攤子,林如海到了之後,采取寬和的手段對待作亂的百姓,大批官員落馬,朝廷免稅政策宣傳到位後,民間情緒漸漸平穩。

看到具體的卷宗後,內閣諸位表情很複雜,方白衣時代提拔起來的官員,貪起來真的膽子很大。一個四川總督,一任就貪了二百萬兩。下麵的巡撫,三司,也都沒一個乾淨的。地方的軍費,他們貪了七成,剩下的才是軍方的。

全部算下來,自上而下,一個四川就貪了八百萬兩。就這個狠勁,逼反百姓不足為奇了。

內閣會議上,當著承輝帝的麵,諸位閣臣選擇了沉默,每個人都麵無表情。

就這個案子,不殺幾個人皇帝是不解氣的,但是內閣肯定不同意。

承輝帝隻能點名:“寧卿,你說說。”

寧克心裡苦澀,怎麼挑我啊?我隻是列席,是候補。

無奈的寧克隻能站起來:“林總憲的奏章上寫的很清楚,幾位巨貪有人主動認罪,積極退贓,也有人千方百計的阻撓辦案。微臣之見,前者從輕處置,後者從重。”說到這,寧克就停下了,什麼是從輕,什麼是從重,他就不說。

承輝帝聽著眉頭緊皺,卻也沒開口斥責,心裡不免多少有點失望,親手提拔的臣子,竟然想法上不能一致。

“孔相!說說!”承輝帝繼續點名,直接越過其他閣臣,不想囉嗦了。

孔照自然是早有腹案,也知道皇帝不會滿意,起身後隻能硬著頭皮緩緩道:“林如海處置得當,維護了朝廷的體麵,可以借鑒!”

也就是賈璉沒在場,不然多少得在心裡吐槽一番。

官官相護說成維護朝廷的體麵,欺壓百姓說成官府的威嚴,特權就是不能明著說的對吧?

曆朝曆代都差不多,隨著食利階級不斷的壯大,朝廷的根基不斷地動搖。

四川的事情,也就是趕上了大小金川叛亂,趕上了官逼民反,不然還真的未必能暴雷。細想一下,四川如此,其他地方呢?

承輝帝有點不寒而栗,但卻又感受到了深深無力。這個時候,皇帝想到了賈璉所謂的轉移矛盾說,結合現實才發現,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敲了敲桌子,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之後,承輝帝開口:“內閣既然有定見,那便由內閣負責此案的處置。該流的流,該罷的罷,該貶的貶。”

承輝帝一番話說完,內閣諸公都鬆了一口氣,這就是定調子了,不殺!

隻要不殺,回旋的餘地就大了,諸公收禮的時候,底氣也足了。

嗯,這段時間不少人到京城裡跑關係,家裡有條件的,都在使勁撈人。

“陛下能體察下情,行寬仁之策,國之幸也。”孔照立刻帶頭吹捧皇帝,承輝帝聽了卻臉上沒笑容,強忍著劇烈的惡心,淡淡道:“朕還有話說,所有處置結果,交由中書舍人領班先期審核,再行上呈。”

沒有點賈璉的名字,但誰不知道中書舍人的領班是賈璉啊,哦,請辭了,皇帝不是還沒批準麼?

明知道皇帝在惡心人,眾臣也隻能硬著頭皮稱頌:“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裘世安傳話的時候,賈璉整個人都傻了,皇帝要乾啥?

賈璉脫口而出:“陛下可有旨意?”裘世安笑而不語,搖搖頭。

謎語人是吧?裘世安不緊不慢的把內閣會議的過程大概說了一下,賈璉摸著下巴琢磨了半天才開口道:“他們貪的是民脂民膏也是陛下的錢。”

裘世安頓時眼睛一亮,低聲問:“計將安出?”

提到錢,這太監頭子臉上的褶子都數不清了。

“他們不是喜好貪錢麼?追繳贓款的前提下,加一條,罰款。貪多少,罰多少,交的多,還可以減輕罪行。不交罰款,連累族人子孫。總而言之,奔著他們的命門去,不怕他們不拿出錢來。裘公回去稟報陛下,我這就寫奏折。”

裘世安聽了歡天喜地的走了,賈璉目送他離開後,悠悠歎息,內心獨白:還是用上了和珅的套路。

皇帝會不會答應的問題,賈璉在裘世安臉上看見答案了。不答應?多新鮮了,那是皇帝。

攤開紙筆,思來想去,賈璉最終還是覺得,議罪銀子這名字最合適,和珅還真是個人才。

裘世安彙報之後,承輝帝聽了再次沉默,良久歎息道:“賈卿無論出任何對策,都會把朕的利益放在前麵。你去傳個話,這份折子,彆讓他上了,朕另外招人來上。”嗯,這種史書上注定留罵名的奏折,承輝帝真不願意讓賈璉去弄臟自己。

裘世安趕緊又去找賈璉,傳話之後賈璉再次淚目,這次是真的被感動了,兩輩子的親爹都沒皇帝對他好啊。

裘世安傳話之後,看清楚賈璉臉上眼淚成行,歎息一聲,轉身回去。麵對承輝帝時,繪聲繪色的描述;“賈大人得信後,眼淚刷刷的掉!聖人說君臣相得,奴才看著打心裡為聖人高興。”

承輝帝也有點鼻子發酸,擺擺手道:“彆說了!”

被皇帝看上的人是誰呢?賈璉認識,督察院督審官員,僉都禦史方頌。

打著垂詢國子監案子的借口,方頌被傳到了宮裡,有了單獨奏對的機會。

方頌被傳的時候,整個人也是蒙的,好像喝了七分醉,暗中暈乎乎,飄乎乎的感覺。

不能夠啊,不是說賈璉是掃把星,沾了他沒好處?當初國子監的案子,捏著鼻子被逼著簽字畫押,還以為就此被拖累,前途無亮了。

還是說,因為簽字畫押了,被陛下看到了,這才想起我來?

經常做官的都知道,越靠近權利核心,得到的資源和信息越多。年近五十的方頌,這一輩子單獨麵見過的官,就是右都禦史了。林如海這個總憲,他都沒機會單獨談過話。也就是國子監的倒黴案子,彆人不願意沾邊,他才被右都禦史派去的。

都說賈璉要克比官大的,督察院沒被克,會不會因為林如海呢?

胡思亂想的方頌被帶進了乾清宮,大禮參拜時才算是找回了魂魄沒有失禮。

承輝帝示意平身後,咳嗽一聲道:“國子監的案子,卿的簽字畫押朕看見了。沒有跟著其他人犯錯,做的不錯!如今朕有一個事情,想交給卿來做。”方頌聽罷,頓時渾身一震,苦苦等待的機會,這不就來了麼?

“陛下有何驅使,臣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方頌趕緊表中心,他可太想進步了。

承輝帝把賈璉的話,按照自己的口氣,簡單的說明白之後,最後來一句:“此事,朕不好說,你回去後想想,該怎麼上一份折子說清楚議罪銀子的事情。那些貪官,既然要朝廷的優待,就該拿出點誠意來。”

方頌聽罷如同被連環雷劈了個外焦裡嫩,這事情居然想到我?我還當是啥好事呢。

但剛才嘴快了,赴湯蹈火的話都放了,要是不答應,今後還有自己啥事情,沒準會被找個由頭打發回家呢。

為了前途,方頌捏著鼻子,忍著心酸,咬咬牙:“微臣領旨!”

回到家裡,方頌長籲短歎,夙夜難眠,反複其稿,改來改去都不能滿意,最後還是隨便挑了一個稿子,謄抄後收起來。

再看天色,已經是微微發白了,一晚上沒睡,就為了這份注定要在史冊上留名的奏折,可惜,這份奏折留下的名字,注定不是啥好名聲。

再次感受到來自皇帝深深的惡意,隻要能升官,給皇帝背黑鍋的事情,也不是不能乾。想到這份奏折後,多半能官升一級,方頌又精神了。

早上出門前,方頌一拍大腿:“對啊,掃把星就是掃把星,我不是沒被禍及,而是換了一個方式。以後出門一定要小心,躲著點賈璉。”

仔細想想,總比大理寺卿和刑部尚書、左侍郎要好,這哥三,都被退休了,好在還留了體麵,是退休,不是罷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