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並不是係統出現了bug,因為這些作物,其實都不能作為果實來食用!
就像土豆、土豆種是不可食用的,因為土豆種子會發芽,而發芽的土豆,是有毒的。
玉米粒也一樣,係統出品的玉米種子,同樣是用各種藥水泡過的,不可食用。
至於辣椒種子,不說有沒有用藥水泡過,裡麵的辣椒籽,也沒什麼食用價值。
既然種子不能直接食用,那隻有種在地裡麵,才有其價值,那自然就不會有漏洞可以鑽。
“既然水稻因為乾旱沒法種下去,那就換一種糧食種吧。”朱慈烺淡淡說道。
聽到這話,對糧食極為熟稔的工部尚書範景文,就有話說了。
“那敢問殿下,該種植什麼糧食?”
“臣實在是不知道,這世上到底有何種作物,能夠如此耐旱,並且還有收成的。”
大臣們都看向太子殿下,他們很多人,也都不是不食五穀的書呆子,也有不少人對農學頗有研究,但他們都想不到,到底是什麼糧食,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發揮作用。
要是有,他們怎麼會想不到?
朱慈烺笑了笑,從懷來掏出一個土豆種來。
他打算在那些受災的地方,種植土豆。
因為土豆本身就是比較耐旱的作物,降雨少,種植不了水稻,但是可以種植土豆!
當然,乾旱的天氣同樣會影響土豆的生長,但至少不會顆粒無收。
而且係統給的土豆種子,那都是經過篩選之後,優中選優的土豆種,其畝產量在完美情況下,可以達到六千斤。
誇張一點,受土地肥力影響,減產一半,那也有三千斤!
再受降雨降水條件影響,再減產一半,那也有一千五百斤!
一千五百斤,是一個怎樣恐怖的數字?
至於雜交水稻,等到氣候稍微穩定一些,再種植也不遲。
所有人看著太子手中圓滾滾的、跟石塊一樣的東西,嘖嘖稱奇。
因為他們並沒有的見過,形狀是這樣的糧食,這是什麼玩意兒?有資格代替水稻?
但是有人見過,比如工部尚書範景文。
“此物聽說是從異國他鄉傳來的,名為馬鈴薯,隻不過出現的極少,如今其種種屬性尚未明確,所以種植極少,即便種植,也很少是用來作為食物,而是由達官貴人作為觀賞之用。”
朱慈烺暗自讚歎,這範景文範大人,還真是見多識廣!
曆史記載,土豆、玉米、紅薯、幾乎都是在明中後期傳入中國的,但是大明,卻並沒有享受這些東西帶來的福利。
要是早些日子,說不定大明就不會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個說法是明朝土豆被皇族圈養,作為皇族的奢侈食物使用,沒有傳入民間。
這完全就是無稽之談,要是知曉這玩意兒這麼高產,彆的皇帝不敢說,至少老爹這種人,肯定忙不迭的讓人推廣了。
而且他朱慈烺從小在皇宮之中長大,也從來沒見過土豆。
所以這個說法,純屬是無稽之談。
“那範大人可知?此物畝產極為恐怖?若是土質合適,氣候適宜,再加上精耕細作,此物畝產可到五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