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品嘗著清淡的菜肴,眼角餘光觀察著這位皇帝祖父。
大殿內鴉雀無聲,他的思緒卻如沸水般翻騰。
"你們猜測,這位朱老在盤算什麼呢?是他的兒子們,還是孫子們的未來呢?"
"恐怕他還會有更多的考驗,你們得保持清醒啊。"
"清醒?"
嬴政、韓信和項羽交談熱烈,一旁的諸葛靜坐入定,霍去病則安睡如嬰。
但他們的話題,幾乎與朱元璋的心思不謀而合。
朱元璋不知何時擱下餐具,撫須沉思,視線已從朱高熾移向殿外的空地。
他一生子女眾多,個個娶妻生子。但比起孫子,太子雖不算庸碌,但也談不上傑出,無論是武藝還是智謀都無法出類拔萃。即便是談文采,也並無過人之處。
雖然他未曾刻意比較,但朱高熾的優秀確是顯而易見的。
為何他傾心的人,偏偏不具備德才兼備的特質?
朱元璋暗自歎了口氣,目光又回到了朱高熾身上。
"孫子……"
心中湧起的念頭,難以掩飾。
"皇爺爺。"
見朱高熾立刻放下碗碟,端坐正身,朱元璋暗暗讚許。
這孩子對禮節的把握恰到好處。
"我問你,你如何看待你的大伯?"
朱元璋此言一出,朱高熾愣住,腦海中的人物也短暫沉默,隨後爭論不休。
"朱元璋在想什麼呢!他怎麼問這個問題?誰在他耳邊煽風點火?"
"先彆管那個!朱元璋寵愛朱標,現在問這個問題,意思隻有一個——讚美!狠狠地讚美!"
"畢竟朱標隻剩幾個月的壽命,而殿內隻有你們爺孫,趁著他還有價值,你要為自己爭取好感。"
"秦始皇說得對,你爺爺拋出了誘餌,此刻你必須抓住,不能錯過良機。"
就連諸葛也發言了,朱高熾自然明白該如何應對。
然而,帝王之家的狠心,利用他人生命作為墊腳石,毫不留情。
"小子!彆忘了,你的任何想法我們都清楚!"
朱高熾的閃念,立刻被腦海中的人物捕捉。
韓信的斥責,讓嬴政露出微笑。
"好吧,看樣子這小子還有些仁慈之心,可惜,帝王之路都是踏著彆人的鮮血走上去的,無人能幸免。"
"孩子,你不必多慮,朱標的命運本如此,隻是你恰好遇上了這個時刻,僅此而已。"
諸葛亮適時的話語讓嘈雜的聲音平息,朱高熾輕咳幾聲,恢複了平靜。
"陛下,父王始終銘記您的訓誡,對臣僚公正,對黎民關懷備至,多年來始終勤勉儘責,確是大明太子之典範,未來必成我大明的一代英主!"
朱高熾言辭懇切,看似鄭重其事,內心卻不由得一陣忐忑。
他深知自己聰穎,無須他人點撥,便知這位皇帝祖父並非真的想聽這些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