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靖已經敬酒了一杯,順著老板的意思,他很樂意給但姐倒酒,給亦儒倒酒,最後給自己倒上半杯紅酒,他表現得很謙虛,乾了一杯又一杯,不一會兒,一瓶紅酒已經滾滾下肚。
亦儒對紅酒有一定的品位,夜深人靜時,也能偶爾小酌一杯,幫助睡眠,或借酒解愁。
但在這種場合,母女倆隻是客氣地小酌一嘴,抿了抿,果然是十五年的醞藏。
但姬舉杯提問:“張總,現在國內經濟這麼低迷,你怎麼看現在的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
“你的問題問得好,問我在行的,我非常高興。我非常明確告訴大家,我對接下來的投資環境很樂觀,一般情況下是投資環境往往跑在經濟複蘇的前麵。
曆往的數據告訴我們,越是低迷的經濟環境,政策越是要下猛藥,但投資者們早已經在一次次政策刺激,一次次沒有見效中失去信心,資產價格從而變得異常便宜。這時候敢於撿便宜貨的人,他們會怎麼樣?”
女秘書第一個出來呼應道:“他們會掉進黃金坑裡。”
“沒錯,蔣凡凡,你好默契。如果掉進黃金坑裡的人不被餓死,那她會怎樣?”
這次蔣凡凡故意讓出機會,“她會抱一堆黃金出坑。”
“吳小姐的回答比我的答案幽默多了,是這個道理嗎?”大夥異口同聲呼應著:“是。”
“她會獲得豐厚回報是不是?”
“是。”
“所以說,不怕道路曲折,就怕你不識貨。這就是我們的財富密碼,在彆人、在資本困難的時候給他們雪中送炭,方可取之有道。”
道理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行動卻是很難。能在眾人恐懼時逆勢而行,在眾人瘋狂時急流勇退,有認知有耐心,能堅持原則的投資者極為稀少,能堅持投資原則一輩子的人,非神即仙,當然,這些人到了暮年都富可敵國。
張總的個人魅力徹底征服了但姬,她很慶幸自己通過李靖與張總結緣,有點後悔自己投資少了,攀高枝的衝動油然而生。李靖在她的心裡陡然間淪落成了替補,情感方麵的期待少了,對李靖更多是感激。
但姬在提問之前使勁著咀嚼菲力牛排,接著小飲一口紅酒,她借著酒氣好好放鬆自己。
“張總,你是怎麼做到,對每個投資項目都踩得那麼精準的?”
張江不假思索地指著自己的腦袋,舉手投足之間是那麼的自然,“一是天賦,二是勤奮,一定要非常勤奮。如果你每天都能仔細查閱上幾十個投資項目,在日積月累之間,你也可以做到精準投資,當然,你得有很好的投資天賦,還得給天賦異稟配上一雙洞察未來的眼睛。”
他把目光轉向亦儒,“我看你的千金潛力就很大,是位前途無量的年輕人。”花花轎子人抬人,一語雙關給予了但姬些許信心,也給亦儒帶來沐浴般的親切感。
她感覺張總這人的世界觀、價值觀跟自己挺接近的,她恨不得也把自己的人生觀代入進去。
張總的認知境界應該不在父親之下,她渴望高人,卻奈何夠不著人家。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總是遠遠的,而那些泛泛之輩,總是近近的,始終沒有人觸達到她的心靈深處。而這位張總,一時之間壓低了她那顆傲嬌的心。
東吳公司那些慈善畫麵仿佛曆曆在目,她很在意人的奉獻精神,他們為社會做了些什麼?為彆人做了些什麼?東吳公司的慈善活動,不都是張總的安排嗎?他情願借助彆人之手,也不願意露麵,看來此人非我等閒之輩所莫及。
她也時不時地提問張總慈善問題,張總的真誠善意,進一步感染著她。
商人的本質是盈利嗎?她的思維開始擴散,開始質疑到否定自己一些過往認知,商人的價值是不是也在創造社會價值?
他們雖然圓滑狡詐,但這是商業競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流程。她從小就很崇拜自己的父親,但隨著時間漸漸長大,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慢慢地就削弱了對父親那種崇高境界。
小時候總覺得父親無所不能,長大後以為商人就是商人,隻不過是比平常人多了一些圓滑和洞見罷了。認知兌現和行為規範確實能使人過上富裕生活,但那也隻是使他,而不是讓社會充分受益。
現在,她猛然意識到,不是單純回饋社會的人,不是那些無私奉獻的人才算是貢獻社會。是社會上所有的人,是一個個具體的經濟人,他們的經濟活動都在為社會,為人類文明貢獻著一份自己微薄力量。
但姬對張總的回答心滿意足,本來還想著提問海外市場,美聯儲加息導致全球投資收縮、消費回落,對國內造成多大經濟影響的問題,她想了想,這種有點掃興的問題,還是不問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