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睿院士對此想得更全麵一些,他不無擔憂道:“我們還不了解外星文明,在沒有知敵於千裡外時,還是要對外星文明多加研究研究,這個除了陳駭院士比較有發言權之外,其次就是我們的張先生了。
說不定張先生比陳駭院士更了解外星人,但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是遠赴外星人大本營,我們還不知道外星文明的機製結構以及他們的思想文化。”
張江笑了笑,擺了擺手說:“實不相瞞,我對外星人和他們的文明知之甚少,可謂九牛一毛,肯定是陳駭院士對外星人比我知道的多得多。
我們人類當中還有一位厲害人物,大家不可忽視的的大人物,那就是遠在英格蘭的戴森博士。他跟外星人的接觸可能不亞於陳駭院士,他的實驗室裡有非常多的發明創造。”
張江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一會可能問什麼,於是他乾脆知無不言道:“你們可能對此有所懷疑戴森博士,懷疑戴森博士對外星人的了解遠不如陳駭院士,但我想在此告訴大家,戴森博士在英格蘭的實驗室裡擺滿了黑科技。雖然我不懂那些黑科技,但在幾年或十幾年後,戴森博士的實驗室黑科技就會陸續登台亮相,亮瞎人類的眼睛。
目前大家看到的戴森博士的科學成就遠不如陳駭院士,我告訴你們,這些隻是表現想象。你們看到的隻是冰山一角,真正曠古奇觀躲在不易察覺的地方,猶如水下麵的冰山。目前戴森博士的實驗室正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到爆發時,宛如沙皇氫彈的威力。”
曹景鴻院士來不及掏出他的筆記,急忙問道:“是威力還是破壞力?”
張江不假思索道:“既是威力,也是破壞力,這取決與我們人類。”
“我明白了,如果我們人類乖的像隻小寵物,那麼僅是一種威懾力,如果我們人類不服管教,那麼他就是一顆真正的沙皇氫彈。”曹景鴻院士對此推測說。
張江不可置否地點了點頭,他這時才有心思留意他們的裝著打扮和外貌特征。
曹景鴻院士看起來上了六七十歲的年紀,他更像似那種有些怪異的科學癡人,怪老頭那種科學狂人談不上。在國內可能缺乏這種工作環境,孕育不出像電影裡演示的那種隨心所願的科學狂人。
國內必要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在科學家內部,也會沾染環境孕育出很多左右逢源的科學大師。
他們今天穿的都很正式,都是西裝革履,隻不過是五顏六色,各不相同的西裝搭配,大多數以灰藍色調為主,說明他們都十分懂得國內的政治環境,陪領導出行得時裝盛宴。
那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柳罄博士也不例外,不過女人的穿衣打扮就講究多了。上身針織開衫搭配包臀裙穿著打扮,儘顯她的窈窕淑女,落落大方。
她臉上的妝容看似輕描淡寫也儘是善施粉黛,她看起來雖然上了四五十歲的年紀,但她比實際年齡要現年輕得很多,現代女人很難從她的外貌去窺探她的實際年齡了。
孫睿院士看起來就年輕多了,一頭披肩散發烏黑鋥亮,充滿了藝術大師氣息,但又缺少了些藝術大師氣質。
他鵝蛋臉,招風耳,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他那壯碩如牛的肌體,不像是一個寒窗苦讀的科學家,倒像是一位武林大師,練出一身肌腱流露出一臉精氣神,是科學人士中的另類。
錢誌濤院士已屬高齡人士,他白發蒼蒼,仙氣飄飄,褶皺的臉上雕刻著他歲月的流逝。他講話總是不緊不慢,緩緩道來,像一位已知天命的老者看儘塵世,渾厚的老年音平易近人又使人肅然起敬。他站在人的眼前是一位老者,一開口就是一位智者。
一眼目視周文鴻院士六十有餘,是個健談的中老年人,他本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思想,記了大半輩子筆記,一手字體讓他練的如火純青,宛如神來之筆。他比起曹景鴻院士的潦草筆記,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張先生!請問幾年後或十幾年後的戴森博士充當什麼樣的角色?他具體又是研究些什麼項目?你能否跟我們知無不言嗎?”曹景鴻院士已經取出了他的筆記本,準備奮筆疾書。
張江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說:“我隻能這麼說,戴森博士比陳駭院士是位更狠的角色,他對人類不近人情,但對外星人也不阿諛奉承,處於中間派偏右點的狠角色。
我對他的研究項目一無所知,那些玩意兒太深奧了,但外星人有一種科技是我能夠知道的,因為我是親身經曆者,為此也差點栽了跟頭。
據說這種科技可以在空間還原曆史,我覺得這種科技最是適合警察偵查案情。過去在某個時空發生的事,一使用,就全都還原了曆史真相,犯罪嫌疑人也就無處遁形了。”
周文鴻院士和曹景鴻院士很有默契地對視一眼,周文鴻院士說:“你說的可能是一種量子信息保存技術。”
張江抽完最後一口煙,剩下的那一部自然就成了煙蒂,他動作舒緩地把它撚進煙灰缸裡,在熄滅前它還煙霧絲絲著最後一口力氣。
“什麼叫做量子信息保存技術?”因為吃過虧,所以張江非常重視這個外星人技術,一個能還原曆史的高科技,他很想了解裡邊的技術原理。
曹景鴻院士對此細細分析,娓娓道來,他解釋說:“在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交處有個信息悖論。我忽然想到黑袍神秘人對你們使用的,很有可能是黑洞消除技術,這種技術能輕而易舉地抹掉你們的記憶。
一個未解又來了一個新鮮詞彙,張江一臉認真地聚精會神,他問道:“黑洞消除技術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