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驚世駭俗的推理,似乎十分貼切實際,至少對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觀來講,確實是無懈可擊的論點。
資本和權力,是僅限於人類社會的一種普世價值嗎?還是遍布於整個宇宙智慧生命文明中?我們不得而知。
宇宙普遍的另一種可能是,存在著冷酷無情的黑暗森林法則,每一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不輕易暴露自己才是上策。
但現實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是向宇宙廣而告之,喂!我在這裡,請問你們在哪裡?我好孤單,請給聲回應。
孫睿院士接著曹景鴻院士的言論說:“歸根結底還是我們人類科技文明不夠發達,至今依然擁擠在這顆狹小的藍色星球上,自然就會產生很多問題。
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當生存構不成問題的時候,就會衍生出人文主義的普世價值。人高尚的品德來自於他對生命的理解和同情,也來自於對宇宙萬事萬物的哲學思想的高度理解,這是一種深層次的精神修養。
認識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聖經》亙古名言之所以經久不衰,就在於人需要從野蠻和愚蠢無知中升華到高更層次的認知上麵。
西方人對智慧的理解和我們對聖人的理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外星人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社會是否也孕育出大量的智者和聖人,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就此管中窺豹出一些貓膩。
假設外星人因高度發達的社會文明孕育出不計其數的智者,他們的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是和平與發展,人文主義是他們的普世價值觀,一切都看似那麼完美無缺。
如果,我是說如果他們突然碰見另一支智慧文明,他們會做和應對?是向外傳揚自己的文明友好嗎?還是充斥著一係列猜疑鏈,隱藏自己?”
曹景鴻院士喝了口茶,接著吸完最後一口所剩無幾的煙蒂,他這才對此展開自己的那一番見解。
他說:“隱藏已不可能,在他們還彼此無知的情況的下,他們大概率會向對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避免擦槍走火。
文明與文明之間的交流會促進他們各自文化大繁榮,個人生命會受到對方文化思想的影響,產出出百花齊放的效果,除非兩個文明不允許文化交流,但這顯然不可能。
兩個文明的科技商貿往來,也會迅速提高他們各自的科技水平,促進商業大繁榮,經濟大發展,科技大進步。
這樣的交流互動對雙方都非常有利,就宛如當年我國的改革開放,在宇宙文明這個尺度上自我封閉可不是什麼好策略。”
“如果是一個開放的文明係統碰見一個封閉的文明係統呢?他們又該怎樣和平共處,文化交融呢?例如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之間各方麵的巨大差距。”周文鴻院士從曹景鴻院士身邊站起來,踱步到木製沙發左邊的那個角落,說出了他的疑慮。
“各種差距巨大的文明等級,他們當然不會趕儘殺絕,而是想方設法給對方留下生存空間。”曹景鴻院士的此番言論,大夥不敢苟同,因為這有點太過理想。
他在一片煙霧繚繞中,眯起一雙靈慧的眼神說道:“一個像三體文明那樣高度發達的社會體係,我主要是指科技層麵,一個能夠降維打擊的高等文明,他們的科技資源應用對我們來講,幾乎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又何必去掠奪其他文明的生存空間去擴大自己的領域呢?
我的這一推斷在下麵會有詳細的分析,你們也不用急於反駁。”他似乎想到了會有這樣的結果,但這何嘗不是以度己之心度人。
曹景鴻院士在自我陶醉中翹起他的二郎腿,他繼續說道:“回顧我們的人類發展曆史,在170萬年前,人類自從學會了使用火,掌握了這種自然現象,就已注定大大拓展了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
原始人鑽木取火,不但可以用來照明取暖,還能燒烤篝火,恫嚇驅趕野獸。這種前所未有的科技進步,使得人類在野獸麵前,在大自然麵前,擁有了強有力的生存能力。
到了蒸汽機時代,人類第一次迎來了他的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給人類打開了那個潘多拉魔盒,能解放人類雙手的潘多拉魔盒。
人類科學體係也建立起了他的方法論,係統性地研究發明創造新事物,新理論。豐富繁榮的物資製造,快速增長的人口規模,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使人類在短短幾百年時間發展到了原子時代和信息時代,人類再次迎來他的第二次潘多拉魔盒——人工智能。
在我們這個新時代,如果人類不浪費糧食,不予餘力地積累糧食的話,可以養活我們人類300億人口都不成問題。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我親眼目睹,也親身體驗了人類對糧食鋪張浪費的程度,大量的玉米被製作成了燃燒的乙醇,那些有點瑕疵的食品被大量丟棄,剩餘食物被當成垃圾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