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卡爾的設想中,殖民地政府要在未來的5年中建立鐵路公司,運輸公司,建築公司,貿易公司,農業公司,漁業公司等等企業。
這些公司的初始資金全部由政府進行投資和管理,但是這些公司會將股票放到費城的股票交易所上進行銷售,方便帝國公民對其進行投資。
不過在將股票投放到市場之前肯定會有一輪內部銷售,在這場內部銷售之中,卡爾和喬治可以暗箱操作,用低於市場價的資金收購這些公司的股票,從而獲取暴利。
當然這件事情肯定不能隻是卡爾和喬治這麼做,他們會將幾位關係良好的大貴族拉過來一起乾這件事,畢竟乾這事兒的人越多,風險也就越小。
這樣卡爾和喬治就可以借著帝國財政組建的公司來給自己牟利。
而且除了可以吃殖民地控股公司的分紅以外,喬治和卡爾還有另外的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們有一家在殖民地的白星公司。
前文說過,這是一個由貴族們統治的世界,所以說殖民地政府所組建的公司絕對不可能搞什麼壟斷,這樣會造成貴族勢力的反彈的。
所以殖民地政府旗下的企業肯定會和民間企業有著大量的合作,在這個合作的同時,喬治和卡爾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職位來內定白星公司作為合作對象。
在合作的過程中,喬治和卡爾可以合理的提高給予白星公司的報酬,畢竟喬治和卡爾一個是殖民地總督,一個是殖民地的經濟部長,整個殖民地也隻有他們二位管理財政。
就這樣,在大義和利益的雙重價值下,喬治最後同意了卡爾在未來的5年內將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關稅降到零的計劃。
有人可能要問了,降關稅好像和成立政府公司這兩件事好像不挨著呀,就算不降殖民地和本土之間的關稅,好像也能通過建立政府公司牟利。
這就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政治上麵的問題。
雖然現在大英帝國在維多利亞女皇的支持下成立了幾家國有企業,例如郵政公司,建築公司,但是主要的大型企業仍然在貴族的控製下。
貴族們都是一群利益動物,他們絕對不會允許自己的利益被所謂的政府奪去。
所以如果沒有帝國本土的支持,最重要的是維多利亞的支持,殖民地政府絕對不可能搞出什麼國有企業。
所以卡爾和喬治采用將殖民地和本土降為零關稅這一方案來換取維多利亞和貴族們的支持,讓他們同意在殖民地設立國有企業。
因為零關稅可以加強殖民地和本土一體化,又會增加那些本土貴族資本家的利益,所以貴族議會便同意了用零關稅來換取殖民地成立國有企業的條件,前提是貴族議會中的貴族也要參與殖民地公司的內部投資。
喬治當然是同意了這麼一個條件,畢竟除了殖民地控股的公司以外,他還可以通過白星公司謀利。
就這樣,殖民地和本土之間的關稅要在5年內降到0的改革方案就此確定了。
將話題重新轉回到現在,見到惠靈頓通過自己的忽悠,將這1,200萬英鎊投資到殖民地的鐵路建設後,喬治心中簡直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