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觀穹就站在龍椅旁,讓人恍惚,下一瞬他就要坐到龍椅上,而他,或許真有這個本事。
百官都在提心吊膽,回想這幾個月來可有得罪他的地方。
然而宋觀穹並無盛氣淩人之色,隻是帶著宣布了先帝駕崩之事,又提到國不可一日無君,陛下又未點繼承人,隻能請百官鹹聚於此,選出新皇,以慰先帝在天之靈。
從頭到尾,所做所言,無愧於一個忠臣良將的身份,百官見他無謀朝篡位的意思,心也稍放下來一點。
先帝喪儀遵循舊製,沒什麼好議論的,到了新皇人選,這個問題就變得熱鬨起來了。
“臣認為,四皇子無論出身、能力都堪為大任。”
“無嫡立長,該是四殿下。”
“六殿下自幼被譽為神童,深得先帝讚譽。”
“那七殿下也不錯,雖年歲小些,但少年老成,常有治國妙言……”
群臣七嘴八舌,爭論不休。
“宋司主,您覺得這皇位該由誰來坐呢?”有人問他的意思。
畢竟,他才是那個可以一錘定音的人,此刻端看他屬意哪位皇子。
宋觀穹輕輕
丟下一聲驚雷:“你們所說的四殿下、六殿下、七殿下……被廢太子借口騙進宮中,都薨了。”
!!!
百官震動,從皇帝到皇子都死了,廢太子真是泯滅人性。
“那還剩幾個?”
宋觀穹道:“將如今所有皇子請至太極殿上,再議論不遲。”
於是先帝所有活著的兒子都被帶到了殿上。
不過三個,兩個尚是嬰孩,話都不會說,一個……就是五皇子,癡傻之人,怪不得廢太子都不屑殺。
一日之內,皇室血脈竟被太子斬殺得稀稀拉拉,令人歎息。
看著三位的皇子,誰也想不出該選哪個,才能延續大靖的國運昌盛。
有官員猶豫了一會兒,說道:“旁支亦有能力出眾,年歲適宜的……”
“陛下有親子,為何要從旁支裡選?”皇後牽著五皇子走了出來,“五皇子養在本宮膝下,論嫡論長,都”
“可五皇子……”
“五皇子隻是憨厚些,他並非癡傻。”
就是皇後這麼說,群臣也不敢頂撞,拿不定主意時,大家又將目光投向了宋觀穹。
宋觀穹沉吟了一會兒,問道:“經義、詩賦、策論何以取士為佳?”
皇後推了五皇子一下:“去答宋司主。”
五皇子道:“大靖以國祿待賢能,大者道德器識以弼諧教化,其次明察惠和以拊循州縣,其次方略勇果以扞禦外侮,小者刑獄錢穀以供給役使,不可專取文藝之人,以備百官、濟萬事。[1]”
他問了一句,五皇子答一句,雖然不快,也簡短,但都是能聽出五皇子已通讀四書五經。
一個傻子,怎麼可能答得出這些。
皇後按捺住急促的心跳,袖下的手緊緊掐著。
問完了,宋觀穹道:“殿下確實不是傻子,各位同僚儘可安心。”
皇後鬆了一口氣。
“那如今隻能……”一個官員看了看大夥兒。
彆的官員也點頭:“是啊。”
“五皇子既是先帝血脈,又養在皇後膝下,年歲適宜、仁厚聰穎,他當皇帝是最為合適。”
所有人都不敢再提旁支的事,血脈是最大的倚仗,五皇子既然證明了自己腦子沒問題,登基已毫無異議。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宋觀穹,“那宋司主……”
宋觀穹問完話便,一直未曾說話,見大家都沒意見了,他才一膝跪地,以表臣服。
“臣,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他既然認可了,百官又提不出更適宜的人選,這皇位就議定了。
皇後娘娘拉著五皇子登上台階,將他推到龍椅上坐下。
今日起,他成了大靖的皇帝,皇後也變成了太後。
官員一重一重跪了下去,山呼:“吾皇萬歲萬的萬萬歲。”
呼聲震動雲霄,響徹皇城。
五皇子有些茫然,看向了皇
後娘娘。
太後點了點頭。
她想起娘娘說的,所有人給他跪下時,就是在玩扮皇帝的遊戲,他學父皇的樣子就好了。
五皇子坐得端端正正地,裝模作樣道了一句:“眾卿家平身。”
而宋觀穹,也從寒鴉司司主升為了異姓王,攝政輔國。
—
十一月初九,太子帶著殘部,回母家封地的路已被切斷,他隻能逃竄到商山之中。
此山去京一百裡,地勢險峻,路深林密,是一處極好隱藏的所在。
天色蒼青,初雪已經落過,滿山殘雪映著月光。
宋觀穹已經守了商山幾日,剿殺在山中慢慢進行,如猛獸逼得獵物再無反抗的餘地,進行到最後,太子還是自己走了出來,他身旁隻剩幾個殘兵。
宋觀穹坐在馬背上,黑色裘衣尊貴肅殺,幽夜之中散發著上位者的壓迫感。
曾經的儲君此刻和乞丐無異,“孤早知為了做了嫁衣,不如在內侍省中自戕了事。”
宋觀穹搖頭:“殿下所圖太多,不會自戕的,不到死路,你不會想明白。”
不錯。
太子在他進宮“救駕”時才想明白了,自己踩入了怎樣可怕的一個坑裡。
短短三個月,他就在靈夔的“幫助”下,迫不及待逼宮造反。
若靈夔真是他的人,這件事沒準就成了。
可惜,靈夔不過假意受他拉攏,將他救出內侍省,又幫他引導皇帝注意到宋觀穹權柄太盛,才將宋觀穹關在大理寺長達三個月,不聞不問。
一時的潑天權勢,讓太子相信,靈夔已經是自己人。
畢竟靈夔要是宋觀穹的人,怎麼會幫著宋觀穹削弱權勢,又助太子掌握軍權呢。
等到時機成熟之時,宋觀穹才派人告訴了他一個誅心的消息。
皇帝不管政事的那幾個月裡,宋觀穹已在他所用的食物之中下了不算毒的東西,讓他再無行房的能力,一個不能人道的廢人!
宋觀穹甚至讓他知道,四皇子和皇帝都已經知道了此事。
實則四皇子是知道了,皇帝卻不知道。
太子覬覦皇位這麼多年,在最有可能登基的時候,被告知自己在父皇心目中已是不能繼位的廢人,怎麼可能接受得了。
為今之計隻有逼宮造反。
可就算能繼位,四皇子還活著,再暗中從旁支抱一個孩子,假裝自己的子嗣的這法子也已不能成行。
四皇子會迫不及待地將此事張望出去,至此,太子變太監的笑話,早晚要傳遍天下。
太子不得不瘋,將所有可能知情的人全殺死。
最先要殺的,就是能斷絕他繼位可能的皇帝。
於是才有了太子讓虎賁軍聯合裨龍軍逼宮,讓皇帝下傳位詔書之事,他再滿宮捕殺有可能繼位或知道他不行,會與他相爭的皇子。
隻要坐上龍椅,誰能跟一個皇帝求證他能不能生育這件事呢?隻是沒有根據的野史罷了。
太子仍舊可以抱養孩子,穩固自己的帝位,證明一切都是無稽之談。
可至此,太子也慢慢走入了宋觀穹的陷阱之中。
宋觀穹設下此局,就是要將每一個人都利用殆儘。
一則挑起內鬥,讓太子背上弑父和殺死同胞的罪責,為五皇子掃清了登位的所有障礙,再無皇子跟一個傻子搶皇位;
二則洗清宋觀穹自己身上的罪責,名正言順地站在群臣之首,執百官牛耳,擁立他選好新帝……
其他的好處實在太多了,不足細道。
太子舉劍對準了他,“是你殺了先帝,嫁禍在孤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