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錯了嗎?(1 / 2)

“好了!”他們疑惑的想法還沒在腦子裡多停留兩秒,孟曉白就宣告篩選結束。

“這就好了?”孫警官看向電腦桌麵,彈出了一些人物截圖,上麵還有詳細的文字說明。

“這是什麼啊?”周隊長湊過來看。

孟曉白點開第一張圖片,上麵是位老人的樣子,他骨瘦如柴,頭發稀疏,看樣子得有七八十歲了。

“綜合可疑度11.6%,該目標在夜晚八點到次日早上九點這一時間段內經常出現在目標區域,行進路線如圖……”

程序上,把錄像資料裡他每天的行進路線都進行了截圖和時間標記。可以看出,這位老者的確是每天都出現在蘇憐月住址附近。

“就這?這位大爺跑都跑不動,不可能是嫌疑人!”孫警官啞然失笑。

“彆急啊,這是按綜合可疑度排序的。”孟曉白點開第二個人的資料,這是小區的保潔人員,每天淩晨都會出現在蘇憐月住址附近,同樣,她在錄像中的畫麵資料都被提取出來,並且做了時間和路線標記。

“可疑度最高的就是這個了!”孟曉白點開綜合可疑度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目標。

“他每天都會出現,特彆是淩晨時分。這是他的行進路線和時間標記。”孟曉白向警察們展示著智能篩選的結果。

孫警官一看,頓時就睜大了眼睛,“這小子每天淩晨,都會在第11棟和第13棟的路口攝像頭出現!證明他的確有可能去過受害者的住址12棟。而且他走的路線,居然分析的清清楚楚!太不可思議了!”

“是啊!”張警官一看也驚奇了,“這晚上的照片這麼模糊,進出的人又多,是怎麼找出來的?”

孟曉白得意的介紹道:“智能程序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進行細節對比。你們看,他每次路過攝像頭都低著頭,而且穿的衣服不同。我敢說,我們用眼睛看,根本分辨不出他是誰,還以為是不同的人。”

“但是智能程序經過細節對比,包括頭發、身高、外形甚至是耳朵的輪廓,手指的長度這些細節,就能辨認這些特征屬於同一個人!”

“然後把幾個攝像頭的畫麵時間排序,就能推斷他的行進路線。”

“這……太神奇了!”幾名警察麵麵相覷,他們的認知被刷新了。

“一分鐘不到,在兩千多個小時的監控錄像裡,出現的幾萬人裡麵找到了可疑人物。而且細節充分,還能推斷他的行動路線,這是什麼神仙程序啊!”張警官感慨連連。

“好家夥,想不到還真有這麼厲害的玩意!”就連周隊長也忍不住說道。

蘇憐月則是一臉崇拜的看著孟曉白,他也太厲害了吧!

“警察同誌,能找到這個人嗎?”孟曉白問道。

“當然可以,隻要他是住在附近的,我們的係統裡都有記錄。”孫警官立刻選取了照片去對比,很快就找到了目標人物。

“姓名:馬勇。年齡27歲,初中學曆,是梅盛村小區物業的保安。”

“我想起來了!”蘇憐月驚呼道,“我在物業登記的時候,寫過我的職業是主播,他知道我是主播!”

“這樣一來,目標人物的嫌疑就更大了!”孫警官分析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