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太子朱標將玉佩重新塞回身上,搖頭苦笑了起來:“十二弟啊,你現在可是給孤造了個大麻煩。”
“除開這枚玉佩,孤身上可是什麼都沒帶。”
“怎麼?大哥來小弟家裡吃頓酒,沒帶禮物就不準進了?我這兒可沒這個說法啊!”
朱柏笑嗬嗬地將太子請了進去,入席。
而後,浙東派的諸位大臣們,也紛紛來送禮、閒聊了。
方孝孺、宋濂、楊憲……
浙東派的諸位,本就跟朱柏關係緊密。
從他還隻是個普通的皇子開始,就經常向他求經論道了。
這一路走來,要不是朝廷之中始終有浙東派的眾人鼎力支持,朱柏也不可能這般輕鬆就能平步青雲。
朱柏當然明白這些大臣心中所想,幾句寒暄過後,他們便強忍著興奮,回到了各自的席位上,兀自高興、激動。
再往後,劉伯溫姍姍來遲了。
不過他似乎精神略微有些疲憊。
他送回來的禮物,說是送給小葳蕤的,倒不如說是送給朱柏本人的。
一本看似平平無奇的小冊子。
隻不過冊子上的內容,卻是劉伯溫對於自己前半生的總結和歸納,以及關於算、術的運用方式。不誇張地說,他的畢生所學,全都凝聚在了這本小冊子上。
朱柏笑著同劉伯溫點了點頭。
劉伯溫會應以笑容與點頭。
兩人默契十足,就像是已經熟悉了幾十年的朋友一般。
隻是時間緊,並沒有機會深入交流。
劉伯溫先行進房,與眾人一道在大殿上端坐,聊天說地了起來。
至於朱柏,則是繼續在門口接應來往的嘉賓。
酒宴即將開始,眾人大多都已經抵達座位,開始相互寒暄、問好。
不得不說,朱柏攛的這個局,雖然大家都是給攝政王女兒賀喜、送禮來了,但也當真是不辜負人情。
好些人都許多年未曾見麵了,卻是在這裡意外相逢。
就好比說曾經意氣相投的兩個少年,結果一個考取了功名在朝中為官,另一個穿上了甲胄拱衛邊陲。
如此一來,不得幾年甚至十幾年見不著啊?
那自然得把酒言歡、不醉無歸了。
這樣的情況,還並不僅僅隻有一處,是有多處共同上演!
由此可見,在大明這種時期,道路若是不好走,就真的會呈現出“咫尺天涯”的情況。
當距離達到了雙腳一天無法丈量的極限,便隻能遺憾放棄。
也就是攝政王朱柏,將水泥路給提前許多年倒騰了出來,至此路麵硬化,再也沒有了山道崎嶇難行的概念,也不至於擔心雨雪路麵濕滑不便的情況。
大大提高了百姓們出行的便利和便捷!
業正因如此,即便是“人在天涯”的友人,亦能“天涯若比鄰”了。
於是觥籌交錯,於是推杯換盞。
眾人在激動和歡喜之中,夾雜著太多的相見恨晚,夾雜著太多的紙短情長。
話,說不完了,也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那就喝酒吧!
大明的好兒郎們,多的暫且就不說了……要說的話,全都在酒裡麵呢!
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