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公主不動聲色看了潘夫人一眼,笑道:“我記得潘夫人家的姑娘也快及笄了罷?可許了人家沒有?”
潘夫人心中一跳,還以為永樂公主準備給女兒說親,忙道:“多謝公主記掛,小女數月前已及笄,我同她父親也給她相看好了人家,隻是不曾想我家大姑奶奶忽然一病去了,這親事便暫時擱置了,隻等出孝後再議。”
她說這番話也是為了打消永樂公主做媒的念頭,潘雅要服九個月大功,得到年底臘月才服滿,如今有孝在身,便是長公主也不能強人所難。
永樂公主聞言,微笑道:“原本我還想做個媒呢,既然令千金有孝在身,那便罷了。”
說罷話鋒忽然一轉,笑道:“說起來我家珠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了,潘夫人可有認識的好兒郎沒有?”
潘夫人一怔,不知永樂公主怎麼話鋒突轉,忙笑道:“我們認識的都是些尋常人家,哪裡配得上郡主這樣的金枝玉葉。”
永樂公主歎氣道:“這丫頭打小被我嬌慣壞了,任性的很,說到親事上更是叫我為難,至今還不曾定下。”
其中禮部侍郎夫人十分伶俐,事先便得了永樂公主授意,此時忙笑道:“郡主身份尊貴,又生的才貌雙全,什麼樣的好兒郎都配的上,須得精挑細選才是。”
眾人皆知鄭玉珠秉性,聞言心下暗哂,麵上卻分毫不顯,都笑道:“王太太說的是,郡主的終身大事可不能馬虎。”
禮部侍郎夫人看了潘夫人一眼,口中笑道:“隻不知公主想給郡主找個什麼樣的夫婿?可有中意的人家沒有?若沒有我們可以幫著打聽打聽。”
永樂公主聞言微微一笑,道:“我想著我們家已經夠富貴了,倒也不需要再攀什麼高門,給她尋一戶人口簡單的人家便可,不一定要什麼世家大族,隻要家中門風清正,公婆厚道,哥兒相貌端正,溫厚知禮,最重要是肯上進就好。”
眾人不知永樂公主此言何意,家中有適齡兒子又未定親的幾位夫人更是心中直跳,唯恐攤上這一位祖宗,因此一時竟無人答話。
禮部侍郎夫人忙接上話茬,道:“這倒也容易,不知公主相中的是哪家?。”
永樂公主聞言,目光似有若無掃過潘夫人,方笑道:“我也叫人打聽了許久,雖說各有各的好,卻有一家最讓我中意,便是今年的新科探花,此子年少有為,年紀輕輕便中了探花,入仕不過短短數月便被聖上器重,升任戶部主事,生的又好,實在是難得的俊才。”
此言一出,潘夫人頓時驚愕萬分,半日回不過神來,萬萬沒想到永樂公主竟然相中了自的未來女婿。
其他人亦是一驚,彆人興許不知,王珣卻是今年的新晉紅人,她們即便身在後宅也沒少聽說對方的大名,這樣的少年才俊,當初不知多少人家想結親,卻都被一一拒了。
也有人隱隱聽聞這位王大人已有相看好的人家,不過此事她們都知道了,永樂公主未必不清楚。
在場眾人都不是糊塗人,略一思忖,便明白了永樂公主的用意,看來今日的這出賞花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名為邀請賞花,實則是想借此告訴眾人,永樂公主相中了王珣做孫女婿,欲招為郡馬。
永樂公主身份尊貴,今日之言隻要傳了出去,王珣再不願意也得遵從。
雖然為王珣可惜,隻是事不關高高掛起,隻要這位郡主祖宗不是看上自家就好,橫豎禍害的是彆人。
當下便有不少人附和道:“公主果然好眼力,這位王大人真真是年少有為,年方十八便官至戶部主事,滿京城裡打著燈籠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少年俊才,堪配郡主。”
永樂公主聞言道:“我也是這樣說,難得的是人品又好,家境雖不甚富貴,卻也還算殷實,日後也不至於委屈了珠兒。”
說罷忽然看向潘夫人,笑道:“今日原本想請小王大人的師母楊夫人幫忙說和,偏生不巧,楊夫人身上不好,今兒不曾前來,聽聞潘夫人與楊夫人素來交好,不知可否代為轉達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