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家幾個月那都是連推再打攻占了不知道幾座城的,這邊還沒到地方呢,發起反攻那都是五個月後,甚至還有一部分兵從頭到尾都是在來的路上,即便是鴉片戰爭打完了,人都沒到呢,一直在吃著人家的尾氣。】
【而且誰能想到,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武器竟然還要拿著明朝的大炮,甚至還有元朝的炮拿出來複刻,就算是還沒有科技爆發,技術高低並沒有像是日後那麼以卵擊石,但是這也差了多少年啊?!】
【明明火器營一直都在,但是結果就是打仗的時候搞這一套?軍工人不能說沒有,隻能說一點沒剩下,最後從古籍考古來解決問題是吧?】
【康熙朝的確下血本引進、學習、研製,但是很多事情也有曆史局限性的,甚至算是秉承著實用主義,但是伴隨著康熙朝安定下來後,一切進入了尾聲,開始了保密階段,保密到最後,就連朝廷上下都忘了這些東西,但是這還不是要命的,要命的是因為
武器製度,徹底直接絕了武器進步一途,確定火器形製後,搞製式化、一體化,是減少官員舞弊了,但是未來也給掘了個乾乾淨淨。】
【新武器因為不符合固有製式不合規定,新技術也不合規定,直接不報銷。】
【換言之,新武器研發的東西,全是廢物。】
【也因為當年防止貪腐,經費定得太死,即便是有上下波動,但是跑不贏通貨膨脹,造東西虧本,但是不造也不行,結果就是偷工減料,所有的東西全都是麵子貨,不堪一擊。】
【新的上不來,舊的再倒退,這都不是軍備競賽了,這就是在軍備退步,但是敵人可不是在退步,他們已經在飛速向前,甚至已經有了蒸汽機,最惡心的是那都到十九世紀末了,左宗棠竟然能夠感慨,假如他們有明朝末年的武器,也不至於被人打到這樣,什麼器之入中國三百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康熙沉默著,如果說之前的話,更多的是對後世的怒其不爭,那麼此刻,康熙感覺到了這裡麵或許還有自己的緣故。
如果這一切他不曾聽道,他的確會為了防止火器營進行取舍。
此時此刻,康熙甚至有些慶幸。
他的晚年,或許就像是胤祉所言真的乾了很多不該乾的事情……
除此之外康熙心下也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關於戴梓,關於那個日後軍工。
後世他活不了那麼長,但是在此之前,他可以儘量打下來一個底子。
至於諸皇子,此刻心中也是有了些心思。
……
隆科多的事,做得很好,非常好。
待到圍獵結束之時,一切已經查得清清楚楚。
康熙甚至也多看了眼隆科多,目光之中帶著幾分讚揚。
製造坊在隆科多手裡硬生生扒下了足足一半。
不少人都是一驚。
這可是大換血啊!
牽扯這麼大,到底怎麼收場?
但是康熙卻是直接下了手。
半點沒有因為這裡麵牽扯的人太多而收手。
雷厲風行,打碎了所有的僥幸之心。
為首的惠郡王、合呈鄂、一個被抄家圈禁,一個被賜自儘,下麵的一個個亦是嚴懲不貸。
甚至隆科多雖然官職還是鸞儀史,但是有心人可以發現皇叔極為看重。
不過眼下隆科多有賞賜,卻是不曾提升官職,也是實在有些懷疑隆科多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但是真說是隆科多本身,卻是半點沒有想這種小事,的確,他職位不曾變動,但是勝在可以跟在皇上身邊,而且就衝著三阿哥,他這個位置,就算給他一個領侍衛內大臣都不換!
胤祉推薦戴梓的時候也是出奇的順利,甚至還有了一個活計,“你即使有心,那你就去試試。”
“火坊造辦處,那邊正好往調動火-器營那邊調動後,缺口不小,就由你親自率領,具體由你決斷,個中大事不可不報。”康熙道。
【那小事的意思是由我做主?不,應該是小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還要寫報告的意思。】
【不過什麼是大,什麼是小呢?】
胤祉那邊想著的時候,康熙就已經道,“四阿哥、七阿哥、八阿哥隨你一同曆練,但是由你為主。”
“其他阿哥,亦可前去觀摩同你一同探討。”
聞言,胤祉明白了。
【懂了,這些就是一起背鍋的。】
作為背鍋的三個阿哥,一時間欲言又止。
另一邊,戴梓闊彆多時再一次南懷仁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