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時素描後,是半小時的速寫。
速寫包括20分鐘的靜態和10分鐘的動態。
這在藝考成績中的比重並不大。
但也很重要。
不能說畫得快就一定好,畢竟達·芬奇畫個靜物寫生要一個月,梵高則每天能畫八幅,藝術特彆是繪畫與雕塑領域,過程形式遠沒有結果重要。
不過考試嘛,就是考大家要又快又好。
這時秦朗看肖訥終於動筆了,便站在他背後看,線條,勾勒在大白紙上,隻一筆便像是雲開月曉把白紙上分出兩片天地來。
這一筆倒很像樣。
秦朗掐著下巴想著,這孩子挺有靈性的,有空間感。
空間感這玩意很玄學,有的孩子倒著畫也能畫出人體結構,有的孩子比著樣稿畫那手指還是畫得歪七扭八。
第二筆,第三筆……秦朗看著肖訥在紙上落筆,第一筆分割空間,第二筆誕生物體,第三筆塗抹陰影,第四筆重刻結構,至此那幾樣靜物已在畫紙上顯出輪廓來……看得秦朗逐漸瞪大眼睛。
這是……天賦啊。
這線稿畫得形神兼備呀。
但接下來,肖訥又不動了。
“你怎麼不畫?”秦朗終於忍不住問。
“畫完了。”肖訥轉過頭來跟秦朗說。
“畫……完了?”秦朗瞧著眼前這張大白紙上的素描稿,雖說是速寫,不會太精細,20分鐘也不夠勾勒細節,但這也太簡約了。
連線稿都稱不上。
勉強算個寫意稿吧。
“這不對吧?”秦朗問,“誰教你這麼畫的?”
“誰教我的?”肖訥想了想,還真沒人教過他,都是他自己琢磨的。
但秦朗也沒時間和肖訥多做交流,畢竟全班好幾十個學生呢,同時,靜態速寫時間也到了,接下來要畫動態了。
動態模特是位中年女性,頗具農婦氣質,最近這兩年興許是為了反媚俗反媚美,清美、央美都特彆喜歡找這樣帶有歲月痕跡的模特,有點回到蘇聯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了。
10分鐘時間,短得離譜。
這次肖訥的作品倒不算離譜,他畫出的線條精確而有力,唯一問題還是畫得太少。
這是秦朗第一次為學生畫的筆觸太少而覺得可惜的。
肖訥隻要多畫點,在最後10分鐘的動態寫生上就肯定達標了,至於前邊的20分鐘和3個小時,那就真是底子太差。
全部畫完後。
畫稿又傳回到學生手裡。
這是今天的課最後的總結時間。
“大家對照一下自己今天的作品,看看優缺點都在哪,有問題的直接找我。”
肖訥麵前三幅作品,3個小時的畫筆最少,20分鐘的其次,10分鐘的最多,呈現一種奇妙的遞增效果。
畫室內學生們一邊看自己的作品,一邊看彆人的作品。
畢竟在這裡的同學,考試時都會是競爭對手,彆人成績差一點,自己成績說不定就好一點。
新進入必勝班的肖訥是大家關注重點。
每個人都聽說肖訥是拿了一個清美特招名額的。
特招的意思是,隻是文化課達標,幾乎百分百可能性進入清美。
那意味著其在專業性上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