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能相繼滅掉六國,主要依靠的是戰車與步卒。
像是長平之戰時五千騎軍斷掉趙軍後路,為贏得勝利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時候並不多。
甚至可以說那一戰是大秦騎兵最高光的時刻。
騎兵在秦國一直處於不可或缺,但並不是主力的地位。
既然不是主力,規模自然算不上大。
在滅掉趙國前,騎兵隻有一萬左右的規模。
在滅掉騎兵最厲害的趙國後,騎兵的數目才升到四萬左右。
爭奪河南地麵對的是胡人,為了增強機動性,蒙恬統領的騎兵占了大秦總數的一半。
但是分給負責統領偏師,從大河以西對胡人發起進攻的王離五千後,隻剩下一萬五千左右的數目。
再刨除去蒙恬也要留下一些騎兵與戰車和步卒相配合。
涉間所能夠率領直插胡人腹地的騎士隻有一萬的數目。
這個數目如果是麵對六國之時,即便騎兵不是主力兵種,憑借高速的機動性也能將原六國的兵馬拉扯的支離破碎。
但是這次麵對的是胡人。
即便有馬鐙,又有少部分的騎士裝了馬鞍,更是在蒙恬麵前立下了軍令狀,涉間的心中難免還是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