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是集團持有的一些零散工業大廈物業的報告,回籠資金1.3億元,還有黃大仙區竹園南邨已經全部出售完畢,回籠資金1.7億元,其中利潤是5328萬元”張文韜彙報一係列地盤出售的情況,以及回籠的資金情況。
李文迪稍微翻閱了一下報告“回籠4.1億元資金全部用來償還集團的債務吧,負債率可以降到36%。”
“老板,如今的地市很旺,不如我們將資金放在地盤開發上,可以獲利更大。”張文韜建議說道。
“先償還吧,一年利息已經吞沒1個多億的利潤了,相當於兩個大型樓盤的利潤。現在中環小型商廈的價格如何了?”李文迪問道。
“已經達到710元一平方尺,集團持有康和大廈、拱北行大廈的市值都已經超過了6000萬元,拱北行大廈的價值更是接近8000萬元。”張文韜彙報說道,他大概猜到了老板的意思,便是出售這些優質大廈來回籠資金償還債務。
李文迪歎息道“算了,還是留著繼續增值吧。”
即使把旗下中環小型商廈賣個精光,也未必能填補四分之一的債務,而且現在也不是出售優質物業的最佳時機。
根據李文迪的判斷,81年會是地市的巔峰,到那時候出售賺一筆,83年地產大暴跌再買回來,其中的差價利潤真的很豐厚。
尖沙咀半島酒店包廂內
李文迪與李家成在此碰麵,如今的李家成已經掌控和記黃埔公司的董事局,控製其軀體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李家成與李文迪的霸道不一樣,他善用‘溫水煮青蛙’,信奉儒家的一套行事準則,不會對和記黃埔進行快速的切割控製,而是采用逐步蠶食的策略。
李家成的做事方式雖然緩慢,但對企業來說是損失最小的,可以極大的挽留住人才,為自身留下不錯的名聲。
李文迪比較喜歡西漢初期使用的黃老霸道之術,善於一刀切,然後縫合傷口,慢慢修養,再肅清餘毒。
“李生真的是財力雄厚啊,剛收購會德豐公司不久,又與置地公司搶購電燈公司,再次擊敗置地公司。”李家成恭維說道,他是有些羨慕李文迪乾勁以及強大的資金來源。
“李生過獎了!算上前期的投資,收購案一共花費了我私人資金21億元,現在還欠銀行15億元,每個月需要償還1500萬元的利息。”李文迪歎息說道。
兩人閒聊了將近半個小時,才慢慢進入正題。
“李生當初收購中華巴士公司,為何中途罷手了?”李家成很認真的問道。
“能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