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知道了。打仗總會有人犧牲的,但您的兒子十分英勇,死在了我的前麵。”蕭駿清點隊伍,做著戰後的慰問工作。
蕭駿親手將物資發下,交付其家屬後,便匆匆離開,和其他官吏一樣去往下一家。
賞罰一定要嚴明,不然人心會不定。人心不定則環境不安。危險環境本就困難,在不安下,會造成嚴重的轉運困難。
一旦發生,軍隊不能充分發揮實力,更會反助他人。
“光複軍”的成分,以當地漢人和內地客戶占主體位置,除當年因為生存融入當地,以蕭家及其勢力。以及常年生活在邊地的家族,及略微胡化或已漢化的人民。
隨著影響力等一係列的擴大,“光複軍”從有條件接納一部分願意過來的番人勢力及人民,變為吸納大部分番胡之人。
尤其現在更為明顯,兩戰下來,不管是逃難避患的邊地人民,還是歸附的各種本地勢力,又或者是俘虜過來的各族人民及戰士。
因此衍生出來的問題,往往伴隨著矛盾與衝突,若管理者不進行處理,還會為以後埋下更大的禍患。
就像一個應在南方,卻長在的江北的果樹,隨著成長,結了一顆中規中矩的果子,必然會受到生長地域的影響,這果子越長越大,而其內部,已經開始出現黑點。
若不加以用藥物治療,果子不僅長不大,黑點也會擴散的越來越大,果子壞死,失去所有成果,最後病死果樹。
蕭玨蕭域安定和內部矛盾,兩代人也迫切的思考辦法,解決問題。
蕭玨確定了領導位,將漢化的番胡人納入管理層,用信得過的人手,再加上文化認同,讓本地人民眾接納自己的同時,需要負責管理與教化。
加上,初來乍到的蕭玨並不比,外族出身的宇文乂、拓跋扈等人,知道的多。
從語言乃至風俗,禁忌等等,蘭陵出生的蕭玨,與當地人大不相同。
並沒有足十的掌握與管理經驗,所以把適當的事,交給適當的人,蕭玨對此儘其所能。
也做了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本地野學:蕭玨派人在野地進行講學,加強他們的職能和地位。實行一段時間後,開始承擔起地方教化,管理鄉民的職責。)
蕭玨有的通過拜訪交談,或是散財拉攏。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往。
將一些漢化或友善,且立有大功的胡人予賜姓,因為舉止或是語言並無太大差異,給予漢姓模糊邊界。
漢家常設五經博士和地方鄉官。負責講學,或教化與管理當地事務,便加強他們的權利,加強地方的穩定。
北地南乃至朔方北等地,丟失已久,戰損嚴重。在涼州三明的兵勢犁地之下,暴亂規模逐漸變小,人民渴望和平與安定。
當年,以關西孔子楊震為代表經學世家,時常遊曆。在各地素有威望,當地百姓有底子,通教化,相互配合也是重要的一點。
因此蕭域接手的局麵,比他老爹稍微好一點,多年過去,尊重與教化的力量開始逐漸顯現。
在外部形勢的壓迫下,蕭域得於整合力量,擁有了複疆的能力。
蕭域借此機會,交好三明,又伐了數遍,方才拿下了北地及周邊地區。
治理政策上,一部分繼承學習其父的方略經驗,同時注意對方的文化及習俗,通過節日,促進關係與融合。
將先前以部落為主體的民眾,如蠶吃桑葉般,一步一步的拆散重組。讓其從繁雜的大部落,變成一個個戶籍親屬,編民入戶,納入州郡管理。
再將職權進一步分配,儘可能的用商業帶來資源,用於生產、建設及自身發展。
當地貴族佛道兩家為信仰,少數精習儒學,民眾以畜牧為業,思想文化上存有大量的空白。
蕭域便雇,儒生、道士、西域以及當地之僧,三教之師進行混合講學,依此安定民生。
數年後,蕭駿設向蕭域提議立獎學製度,提出花小錢辦大事的辦法。
(聽學者給予錢布糧等物,同時,每年春種,秋收之後時,進行三方辯論,給予好學者更多獎勵。)
180年11月
蕭駿再次講學,後麵一圈圈圍上來的群眾,在他們注視下,第五次向眾人講學,當然不可能是靠自己,他也隻是所有講師中的一個。
蕭駿結束時,視線移動,環視一圈,又發現了不少新麵孔,心中難免喜悅之情。
數萬邊民、俘虜,蕭駿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有威望,有經驗,有想法,在人力物力的基礎上,心中早已有數。
簡單來說就是,第一步:請客讓他們先吃一頓飽飯,接下來第二步:倒苦水,第三步:清理被邊民指控,罪惡之深重者,予以懲戒之刑,重罪不赦。
完成以上三步後,在保障夥食的同時,進行教育,規定的其行為條例,安排在邊地內生活。
幾年之後,最後將他們根據關係,按戶記錄,之後打散,分配其任務,種地放牧,挖礦打鐵……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規矩,教育等等手段,日益消減之下,洗去他們大部分的遊牧氣息,最後審批後,完成邊民入戶。
(當然這隻是先輩經驗,以及因地製宜總結下的一部分思想,淳化民心,促進交流,完成治下安定是這一切的根本目的。)
(正確的方法,同樣需要強而有力的拳頭,有效的力量。軍隊也是重中之重,缺一不可。)
(事實上,當地中也不乏那些畏威而不懷德的首領與部落地區,以上均是思想,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實施的手段,隨機應變,恩威並施才是常態。)
目前有記錄在戶的居民
北地及附近:8.4萬
上郡及附近:6.5萬
朔方:3.2萬
五原:3.3萬
雲中:3.9萬
定襄部分地區,2.1萬
其他及各邊地,山野地區,等有記錄之人,以及未納入戶的牧民:估4.6萬戶以上
晚間
蕭駿看著桌上越來越厚的報告,看來得找幾個幫手了:“卻,發動兩次召喚,側重政治。”
““春秋:仲由(孔門十哲)政治:100,智力:95……”
“東漢:寇恂(雲台28將)政治:94,智力:92……”
“明朝:楊士奇(三楊)政治:95,智力:88……”
“北宋:範仲淹(慶曆新政)政治:98,智力91:……””
獲得人物:範仲淹:【統帥:86,武力:49,智力:91,政治:98,魅力:91】
植入身份:突厥入侵時,當地挺身而出鎮守寨門的義士,被予以提拔到身邊輔助政務,原本是江南人,因洪澇之事,因此被朝廷調來朔方。
攜帶人物:好友:滕宗諒,及其妻子〔長子範純祐(六歲)、範純仁、範純禮、範純粹(三歲)……〕
蕭駿看著選出來的名單,瞬間如釋重負:“慶曆君子,為國家分憂,以範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一批人為首一次改革嘗試。”
“真巧,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利工程的運作,真是幫了我大忙了。”
“縱使失敗,居廟堂之高憂其民,處江湖之遠憂其君。為國為民,極具個人理想。”
“金朝:張浩(提倡改革)政治:97,智力:92……”
“契丹:韓延徽(南北二院)政治:97,智力:93……”
“北魏:李衝(三長製)政治:94,智力:86……”
“西魏:蘇綽(朱出墨入),政治:98,智力:96……””
獲得人物:韓延徽:【統帥:75,武力:53,智力:93,政治:97,魅力:73】
植入身份:韓靈的弟弟,韓家的二代中青年才俊,現在您父親身邊,充當幕僚,輔助法律政務。
韓延徽字藏明,遼朝開國功臣,是契丹倡導“胡漢分治”的漢族政治家。同時也是促進契丹部落文明,逐漸開始發展,啟動並進入覺醒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