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勣與秦稷相見之時,都感覺到對方的神態奇異。
便邀請到內營細談,說是要相互討教一番,徐勣一想張寶,半天前剛撤,短時間內,是不會再次襲來。於是先安排好事務,交給蔡澤、虞詡去辦。
於是兩人好好細聊了一下,順便也商議破敵之事。
而雁門郡另一邊
秦昊任命白起為主帥,王猛為副,配合寧州刺史蕭域,兩地合力討伐匈奴。
遊牧部落政權,最精銳的將士便是自家本族軍隊,雖然可以做到全民皆兵,但戰場打架和聚眾比鬥,可是有本質上的區彆的,並不能畫等號。
而像韓信這種,能把民練一練,驅使如兵,能成倍提升戰鬥品質素養的。除了神仙,就是曆朝曆代,所有名將聚起挑,有這個本事的人,能有五六個就不錯。
所以,有百萬牧民,不代表就能發揮出百萬兵的實力,相反,最精銳、最精通的專業兵,往往才是軍中主力,指揮的好,還能打出人意料的戰果。
而且都去打仗了,誰來負責生產?總要留幾部分吧。
而在部落中,這種精銳軍隊,還充當著部落的主心骨的作用,一旦遭逢大敗,後備兵員,短時間內是沒辦法補回來的。
而這些精銳之中,又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大多數都是本族人民組成。而一個在大部落聯盟勢力中,往往是由好多小部落組成的。
而在匈奴控製地區中,可不隻有本族的匈奴人,鮮卑人、羯族人、西域人,鐵弗人、漢人……
再加上,現在的匈奴,已經不是當年冒頓時期了,從呼韓邪單於和郅支單於的相互攻伐,分裂成南北兩部開始,南部投靠東漢,北方逃到西域之外。而之後南匈奴的實力逐漸凋零,本族人口也少的可憐。
草原霸主的地位,也早已經被大鮮卑嶺的遷徙而來的鮮卑替代。
這場戰爭,秦昊在白起和王猛的輔佐下,打得非常輕鬆,鐵木真被治了罪,直接撤銷了統兵權,連帶著他一係的將領,全都遭到了降職排擠。
蕭域,派出6000朔方軍,三萬協同軍,韓靈、屠爐,帶兵還沒有回來,一些軍中新將也不在。
韋孝寬需要保證邊境駐防,又要管理一部分戰場情報工作,範蠡,為自己兒子安排去了洛陽。
自己需要在這,不斷的處理政務,恐有遺漏。但被劫掠的百姓不能不管,定襄郡也是漢土,我出兵協助他們。
就派魏冉領軍。帶著折禦卿、長孫嵩,帶著蕭敵魯和龐德,又讓精通胡人知識的,會數族語言的拓跋澄派去協助。
這場戰爭贏的很輕鬆,沒有了鐵木真,匈奴軍的實力又下了一個台階,劉淵、木華黎等人雖然有統帥能力,但是劉淵的水平,不可能打不過白起。
木華黎等人被降了職,武勇可以,但指揮大規模的軍隊,做不到了。
魏冉帶隊去撞匈奴主力,最後拖住敵方前軍,然後白起趕到,兩人一起發動攻勢,敵方前後受敵,直接潰敗。
這一戰的結果,不僅拿回了定襄郡,經過一番排查後,還救回來數萬被劫掠的漢地百姓,跟斬殺了匈奴左賢王於夫羅、其子劉豹,各分得的馬匹30000匹,俘獲定襄牛羊共一萬匹。
之後,魏冉將那些屬於寧州的居民要走,最後遷徙當地的普通牧民,通過指認俘虜,將平日裡,那些欺壓劫掠之人,斬首處理。
再次從中篩選出一批,有的匈奴士兵跑不掉,就索性藏在牧民之中。
拓跋澄是一個萬族通,通過它也輕鬆的辨彆,配合上聽風的成員。
通過一些習慣,以及一點聰明辦法。你是匈奴勇士還是牧民?辨彆身份還是很簡單的。
將靠近寧州邊緣一帶,生活在邊地的百姓也全都帶走。
等到魏冉帶著戰果,走到秦昊麵前談判一番,拿走許諾的錢財、物資後,便率軍回撤寧州。
秦昊又費財產又費力氣,拿下了並州故地定襄郡。
便把之前招來的王綰、毌丘儉叫來,配合王猛恢複當地秩序,一人負責治理事務,一人負責軍事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