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東南各衛所的現狀是什麼?軍戶逃散,一衛不滿千人,一所不滿百人,海防軍戶,十不存一。在海防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嘉靖三十年夏四月,浙江巡按禦史董威、宿應參前後請寬海禁,朝廷竟然允許了。
董威上疏的理由在朱載坖看來都是扯淡,他上疏稱罷海禁時,閩、越濱海宦家,惟誘番貨為利。 番人肆掠出沒,不逞之徒,為之內導。王直、 徐海、毛滶據近島,擬於王者。朱紈明晰其情,特嚴海禁,鐫暴勾引諸豪,欲遂除之,於是嘩者四起。認為倭寇起於禁海,沒有朝貢貿易導致倭寇肆虐。
朱載坖笑著問道“這董威何許人也?”
李銘說道“下官隻是聽說,董威巡按浙江時,豪商富戶爭相賄賂,故而董威才上疏請馳禁海。”
朱載坖隻是笑笑,這種事情,並不稀奇,莫說董威一個巡按禦史,此事在內閣居然毫無波瀾,兵部也照準通過,中間沒有貓膩,那才是有規律,董威一個巡按禦史,都撈的盆滿缽滿,還不要說這些部院大臣們,肯定拿的更多。
朱載坖接著問道“對於日本國內,錦衣衛可有消息,這麼多倭寇,總不能是地下蹦出來的吧!"
李銘還真知道一些日本國內的事情,現在日本正處於戰國時代,說白了就是一幫所謂的大名,也就是地主豪強的兼並戰爭時期,日本國內是群雄並起的時候,之前掌握與大明貿易堪合是是大內氏。
而在日本天文二十年(嘉靖三十年)八月,長期掌握中日勘合貿 易權的大內氏遭受重創,大內義隆 家臣陶隆房(後改名晴賢)發動叛亂,大內義隆被迫自殺,勘合也被戰火燒毀,而幕府政府也因戰亂無暇顧及勘合貿易,這下好了,中日之間的正常貿易算是徹底斷絕了。
中日勘合貿易製度在實施之初,雖然存在諸多問題, 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中日之間相對正常的貿易往來。然而,中日勘合貿易憑證在戰火中燒毀,無疑使得原本可以從事中日貿易的倭人失去了 謀生之道,從而走上了掠奪之路。
現在的倭寇,還是相對比較純正,真倭比較多,據錦衣衛的調查,現在的倭寇,主要是由海盜、奸商、 武士、浪人、流民、亡命,在大名(封建領主)支持 下,勾結中國的奸商、凶徒、逸囚等不逞之徒,以及蒙蔽一些沿海百姓,組成一支龐大的海盜隊伍、向大明沿海進行掠奪的武裝集團,雖然也有不少漢人,但是作戰的主力還是真倭,後來倭寇壯大後,主要就是沿海投敵的漢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