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整個南直隸也設有重兵,而南直隸衛所共有34衛12所,滿編製為萬人,新江口營下轄的水師員額共1.7萬人,是南直隸最強大的水師。
故而嘉靖認為南京的守備可以說得上固若金湯了,他不無得意的說道“國家以南京都城根本重地,據長江天險,分京城各衛官軍為五營。在城三營神機營,大教場,小教場;京城之外二營江南設新 江口水軍以禦水寇,江北設浦子口陸軍以禦陸宼,水陸二軍南北掎角,互為聲勢,使水寇不得以登岸,陸寇不得以渡江,雖二軍不同, 皆以拱衛都城。五營通屬內外守備參讚尚書節製。”
見嘉靖這麼自得,楊博不由得說道“陛下,南京京營比之北京更加糜爛,軍士逃亡,器甲不全,怠於操練,本來官軍閒暇,諭令操習,盜賊生發,調兵剿殺,而南京京營久不出戰,早已懈怠,不堪上陣矣!”
作為兵部左侍郎又是嘉靖心目中得知兵之臣,楊博得話在嘉靖心裡得分量很重,嘉靖當然知道京營糜爛,但是此話從楊博嘴裡說出來,意義有不一樣了,嘉靖不由得看了楊博一言,說道“惟約是知兵的,說說看以往怎麼對付倭寇的。現在倭寇猖獗,當何以製之。”
其實大明在南直隸的駐軍,除了拱衛南京,震懾宵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備倭,之前嘉靖曾設立江淮總兵,給以旗牌敕符, 俾駐紮鎮江,提督沿江上下兵防,西自九江、安慶,東及淮、揚、蘇、常諸 郡,凡備倭、守備、衛所,及有司巡捕官,悉節製之。
但是由於江淮總兵和操江提督的職守衝突,再加上後來倭寇又沒有這麼猖獗了,嘉靖二十年又撤江淮總兵,而操江提督專司拱衛南京,並不負責南直隸的備倭。隨著倭患益發嚴重,浙直海防出現合鎮的趨勢。
楊博說道“若欲平治倭寇,還需專設武將,統一事權,浙直地勢相連,互為唇齒,宜設正副總兵官二員,分駐金山、臨山會要之地,共守陳錢,而以參將分守馬跡等三山,各督信地,則勢成犄角。如此浙直可無虞也!”
聽到楊博的說法,嘉靖卻皺起了眉頭,浙直總兵權力不可謂不大,在他心目中,就算倭寇現在猖獗,單設一總兵來備倭浙直,讓嘉靖有些不能接受。因為他知道,按照大明文武相製的傳統,有了浙直總兵,就一定會設立浙直總督,按照之前設立浙直總督的職守。
以南京兵部尚書參讚機務,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總督南直隸、浙江、山東、兩廣、福建等處軍務。一應兵食,俱聽其便宜處分。臨陣之際不用命者,武官都指揮以下,文官五品以下,許以軍法從事。這個權力不可謂不重,讓他把整個東南半壁交給一個臣子,他是絕不答應的。
嘉靖想了想說道“新設總兵,事關重大,還要仔細思量,先嚴令各部謹守海防,不得令倭寇滋擾。餘下的事容後再議吧!”
一眾臣子們高呼萬歲而去,嘉靖在無逸殿內思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