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將士,人在城在!人亡城亡!黃巾賊子若想攻取宛城,就必須踏過吾等屍身!”
韓亮劍指敵軍,高呐喊“殺!”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城頭之上,眾將士不由得齊聲高喊,頗有一種“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悲壯。
“嗖!”
一道破空聲從韓亮的耳旁掠過,隨後便是一聲慘叫。
韓亮回頭看去,隻見一名手持盾牌想要偷襲的黃巾將領,被一支羽箭穿過了盾牌,直接紮進了那名將領的心臟。
心有餘悸下,看向出手相救的那名將領。
隻見一名將領,左右連續開弓,張弓搭箭,幾乎一氣嗬成,他幾乎不用瞄準,便有數名登上牆頭的黃巾士卒身死。
韓亮觀其穿著甲胄,應該官職城門校尉。
官職不大也不小,但觀其如今威勢,怕是有些屈才了。
將此人牢牢記在心底,韓亮便繼續組織將士們反擊,堅守城池。
韓亮命人取出火油,扔到城門外的攻城車上,陶罐碎裂,火油四濺,一支火箭落下。
流淌而出的火油瞬間被點燃,熾熱的火焰衝天而起,仿佛一條火龍在夜空中翻騰。
戰鬥一直持續到天明,黃巾士卒分成兩輪,每過兩個時辰便輪番進攻,如此便可以保持每一輪都是精銳的士卒。
宛城守軍本來就兵力單薄,雖臨時招募不少新兵,但尚未經過係統性的訓練,不可能同樣輪番替換,隻有全體在城頭死守。
宛城守軍個個血氣蒸騰,經過一晚上的艱苦廝殺,他們已經筋疲力儘。
活著的人,他們的身上都被鮮血泡透,雙眼猩紅,刀劍已經砍得鋒刃殘缺。
但是麵對這源源不斷的黃巾軍,他們已經油儘燈枯,快要堅守不住。
站在城外高台上的張曼成,見此嘴角不由得露出森冷的微笑,揮動令旗,派遣新一輪的黃巾士卒進攻,今日必定攻下宛城。
看看太陽日漸升起,張曼成高聲下令,“曉諭三軍,繼續猛攻,今日必定拿下宛城!”
高台四周的傳令軍吏,立即四散宣告,“繼續猛攻!今日必定拿下宛城!”
正在眾人群情激憤時,一名黃巾士卒從遠處策馬而來,高喊道“報告渠帥,不知從何地突然冒出數萬人的精兵,已經殺入我軍大營,糧倉輜重都被焚燒,韓忠將軍請你回援!”
“什麼!”張曼成心底大驚。
左右盼顧間一時難以取舍,一邊是今日便能攻陷的宛城,一邊是存放糧倉輜重的大營。
很快張曼成便做好決定,準備撤軍回營。
黃巾起義到了如今,糧食本就短缺,更何況他還要供養十多萬大軍。
宛城雖說今日便能攻陷,但卻不確定是午時,還是傍晚。
而襲擊大營的那夥人,卻完全可能趁此時機從後方偷襲。
到時兩麵夾擊,一不小心便會被合圍,更何況沒有糧食的補給,根本就無法支撐長時間作戰。
所以他選擇了更穩妥的辦法,撤軍回援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