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兒回來了!坐下吧!”韓亮放下挑動燈芯的簪子。
“父親,其實你可以提前派人通知我,不必等這麼晚,對您的身體不好!”韓玄關心地說道。
畢竟韓亮如今五十有五了,在這時代已經算是比較長壽之人了。
雖然身體依舊硬朗,但身體的機能也在開始不斷衰退。再加上作為郡丞的每日工作,偶爾也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時候。
剛剛經曆過黃忠父子間的溫情,此時再麵對父親,韓玄頗有些感觸。
“老夫這個老骨頭,還能在撐幾年。”韓亮笑道。
父子二人皆有官位在身,已經很少有這麼愜意的時間。韓玄命人端來茶水,二人一邊喝茶一邊暢聊。
說著說著,二人不由得聊起太守褚貢,韓玄不由得想起今天他給自己找麻煩的事情。
“父親你說我們能不能找個機會,將褚貢給……”韓玄比劃個勒脖子的手勢,“這樣太守之位空缺,父親你便可取而代之。”
“不可!”韓亮擺了擺手。
“為何?父親有何顧慮?”韓玄問道。
“褚貢雖隻是個小角色,但此人背靠汝南氏族,是袁氏的門生故吏,不可妄動!”韓亮說道,“其次便是“三互法”的原因。”
“三互法?”韓玄有些疑惑,對此不甚了解。
“三互法就是,朝廷任用地方官吏的一種避諱製度,目的是限製官吏結黨營私。”韓亮解釋道。
這是朝廷為了避免地方官吏,利用自身在地方的影響力,與地方的世家大戶互相勾結,擾亂地方的政治清明,組成一個利益團體。所以才漸漸地出現了“三互法”這項法規!
簡單地來說就是,家族是本地人不能做本地的最高長官。這個對州和郡都適用,例如本縣之人,不能做本縣縣長。本郡之人,不能做本郡郡守。本州之人,不能做本州州牧。
就像是董卓,豫州潁川人。後來到了西涼,做了並州刺史。
袁紹,豫州汝南人,後來做了冀州牧。
曹操,豫州沛國人,後來做了兗州牧。
劉表,兗州山陽人,荊州牧。
劉焉,劉璋,荊州江夏人,益州牧。
這些都是符合“三互法”原則的。
直至今日“三互法”,變得更加複雜,還加入了通婚家族和其他的限製。
世家大族如果不想離開家鄉,就隻能做州郡的屬官,而不是長官。
韓玄聽完父親的講解,他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以父親的能力,卻隻甘心留在南陽做郡丞。
其實這也隻是韓亮的無奈之選,畢竟韓氏三代之前並不顯赫。而為了快速發展家族,韓亮放棄了自己的前程,甘心留在南陽用自己的職位,幫助家族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
事實上,效果的確顯著,韓氏憑借著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成功躋身進入南陽十大家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