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各地叛亂(1 / 2)

司空府中。

當朝三公之一張溫,天還未亮便早早起來。

由侍女服侍洗漱更換朝服後,便坐著馬車直奔皇宮而去,參加今日的朝會。

前些日子,朝廷急令皇甫嵩率北軍和關中郡國兵數萬人平叛,征戰半年無果。

漢帝劉宏失去耐心,下令免去皇甫嵩的職務。

如今關西戰線主帥位置空缺,此次朝會便是商議此事。

按理來說,前線戰事吃緊,主帥應該由對叛軍更為熟悉的中郎將董卓接替。

但朝中眾臣卻不是這麼想,他們隻想著能夠從此次大戰中,撈得多少好處。

至於司空張溫,他之所以對於關西戰事如此上心,自然也是為了能在朝廷上更進一步。

司空雖為三公之一,位極人臣。但三公之中卻是以太尉居首,司徒次之,司空再次之。

而此次的關西主帥之位,正是一個獲取兵權的極佳機會。

隨著百官聚齊,朝會也正式開始。

率先站出的是司徒崔烈,他開口道“啟奏陛下,如今關西戰事吃緊。就連皇甫嵩將軍率領精銳王師都不能擊敗叛軍。不如先行求和,割舍涼州,換取時間休養生息,待到來日兵力充沛,再重新奪回涼州。”

“啟奏陛下,崔烈所言,荒謬絕倫!”張溫聞言當即站出,義正言辭的反駁道“涼州之地乃祖宗之基業,豈能輕易割舍。更何況涼州更是中原與異族間的緩衝地帶。若是失去,異族便可長驅直入,聚攏大軍至逼洛陽,危及漢室。如此滔天之罪,崔烈你如何擔待的起?”

張溫的話引得朝中眾多大臣響應,畢竟割地求和的言論,實在是荒謬至極。

自大漢王朝建國以來,還未曾做過如此喪權辱國之事。

甚至一些性格剛烈的大臣,堅決反對道“啟奏陛下,能言此論者,必是叛國之賊。涼州為天下要衝,國家藩衛,是三輔之地的屏障。崔烈作為當朝司徒又怎會不知!定然是受了叛軍的賄賂,還請陛下嚴查。”

此人名為傅燮,乃涼州名士。涼州乃是他的家鄉,自然不能認同崔烈割地的言論。

崔烈見自己惹了眾怒,連忙向群臣解釋,言明其中利害關係。

崔烈大步向前,情真意切的解釋道“啟奏陛下,我大漢剛經曆黃巾之亂,如今朝廷國庫空虛,拿不出錢組建軍隊。若是繼續征戰下去,國家必定會被這連綿不絕的戰事拖垮的。”

他提議割舍涼州,其實是用利用空間換取時間。到那時叛軍必會為了爭奪涼州,從而陷入內亂。

這樣朝堂便有充足的時間穩定內部,之後便可重新組建一支精兵,重新收服涼州。

“陛下!”崔烈老眼含淚,表達著自己對於陛下的忠心,“若想攘外,就必定先安其內。”

與其私交甚好的尚書郎楊讚,站出來抨擊道“啟奏陛下,臣彈劾傅燮,此人在朝廷之上侮辱大臣,依臣看他才是該被問罪之人。”

劉宏本人肯定是不想割舍涼州的,不然死後有何顏麵,去見自己的列祖列宗!

傅燮緊接著說出一番言論,表明了涼州對於大漢的重要性。

“啟奏陛下!正是因為有涼州的存在,匈奴人與羌人的聯係被阻斷。這就使得異族猶如自斷一臂。若讓叛軍們得到涼州,兩兩相合,異族們則會發動更強大的攻勢,這是才最大的惡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