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不僅有厚厚的高牆,還被護城河包圍,易守難攻,若是強攻必然會損失慘重,韓玄所帶領的一萬兵馬經不起這麼劇烈的損耗。
不過韓玄既然選擇隨縣作為他的第一目標,當然是自有妙計。
曾經他在隨縣時,認識一名商賈焦二,交情匪淺。
他準備派人,夜間潛入城中聯係焦二,裡應外合,隨縣自然輕易可破。
定好作戰計劃後,隨著夜幕降臨。
黃忠率領的一隊人馬,直奔隨縣南門而去。
南門城牆外的護城河,一片泥濘,滿是戰後的瘡痍。
這是叛軍在進攻隨縣時留下的戰後痕跡,護城河基本被阻斷,城內叛軍還未來得及重新疏通。
這倒是省了他不少事,可以讓大軍一馬平川直接來到城牆下。
隨著一陣箭雨射出,頓時驚醒了城牆上的叛軍,叛軍反應迅速,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好士兵進行反擊。
黃忠隻是在城外騷擾,並沒有直接靠近,時不時的便戰鼓齊鳴,吸引城內叛軍的注意。
另一邊,韓淩帶領十幾人在夜幕的掩藏下,繞道來到隨縣北門。
由於城內叛軍絕大多數被吸引至南門處,北城牆上的叛軍很少,韓淩挑選了一個比較偏僻陰暗的地方,並沒有引起叛軍的注意,成功帶人翻入城中。
南城門外的黃忠,見時辰差不多了,立即帶兵撤退。
次日,拂曉。
韓玄親率大軍,四麵攻城,聲勢雖浩大,但每次都是淺嘗即止,這使得叛軍覺的此次前來的官軍不過如此,產生了輕視之意。
夜晚,韓玄將大軍集結於隨縣北城門外,這是他與韓淩約定好的。
今晚子時,以火箭為號,從內部將城門打開。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隨著子時一到。
韓玄命令黃忠朝空中射出一支火箭,隨即便帶著大軍猛攻北城門。
另一邊,韓淩在偷入城後,順利的找到了焦二與之會合。
焦二聯合城內其他義士,足有近百人聽候差遣。
城內的韓淩看到天空中閃過一道火光,便立即帶著人,從後方城門處殺去。
由於城內叛軍大多集中在南城門處,北城門叛軍稀少,短短不到一刻鐘,韓淩便將城門打開,迎大軍入城。
經過短暫的廝殺,隨縣順利的被收複。
趁熱打鐵,韓玄將大軍兵分兩路,由韓熙與朱彪、黃忠與韓淩,兩路大軍進攻章陵與襄鄉。
幾人沒有讓他失望,不到一天的工夫,兩座縣城很快就被他們給收複。
之後韓玄便聯係其他縣令,命令他們出兵支援。
此次叛亂不同於之前的黃巾起義,人數並不多,江夏兵外加江夏蠻族總共也就兩、三萬人馬。
南陽郡的縣城也隻淪陷了七座,其他縣城皆是處於戰備狀態,並沒有受到太多的侵擾。
更何況韓玄今時不同往日,身為廬江郡太守,隻需派些人去,那些縣令自會支援一些人馬。不用像之前,他還得低聲下氣,親自去各氏族裡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