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獨自覲見漢帝劉宏,以益州刺史郤儉橫賦暴斂,殘民害物為名,向朝廷請求親自征討。
為了擴大自身在地方上的權利,他還提出“廢史立牧”,讓宗室、重臣為州牧,在地方上淩駕於刺史、太守之上,獨攬大權以安定百姓。
畢竟劉焉身為漢室宗親,都是自家人,劉宏不疑有他,下旨命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被封為陽城侯。
同時劉宏,也命令劉虞為幽州牧,討伐在幽州作亂的張純、張舉二人、
在得知劉焉離開的消息,韓玄隻感覺有些遺憾,恐怕日後二人再難相見了。
韓玄並沒有在洛陽久留,而是帶著手下離去。
……
秋十月。
清晨,天空碧藍如洗,天高雲淡,風和日麗,陽光灑在大地上,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
太常麾下,太史令掌觀天文、掌曆法,選定出一個吉日。
今日,便是漢帝劉宏檢閱大軍,震懾天下心懷不軌之人的大日子。
文武百官齊聚於皇宮內,平樂觀外。
為了使這場閱兵更顯得威嚴肅穆,劉宏便讓人在平樂觀前,用三尺見方的青石磚,建造一個三丈高,共九層的閱兵台。
吉時一到,劉宏便登上閱兵台,身旁大將軍何進緊跟其後。
今日劉宏少見的沒有身穿冕服,而是換上了韓玄進獻的壽禮,寶相麒麟明光鎧,被打磨的鋥光瓦亮的鐵甲片,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讓劉宏原本病態蒼白的臉頰,襯托出幾分威武,散發出迫人心神的威勢。
劉宏身後兩側由執戟羽林軍護衛,他們每個人都身形健碩,裝備精良,即便是大漢帝國日落西山,依舊彰顯著十足的武功。
高台之上的最中央,佇立著一個巨大的九重華蓋,劉宏便居於其下,彰顯天子威儀。
而在這九重華蓋之下,有一小華蓋,何進一身戎武站在劉宏後方,代表著他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殊榮。
劉宏看著遠處黑壓壓一片,近兩萬名新招募的將士。總共列成八個方陣,聲勢浩大,軍威陣陣,鬥誌昂揚。
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不妨他耗費心血,大力組建這支新軍。
隨著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大軍踏著相同的步伐,整齊劃一的往閱兵台下前進。
大軍方陣第一排是手持圓盾和長刀的刀盾手,後方兩排是由手持弓弩的弓弩手組成,再之後便是手持長槍的士兵,最後由持戟兵收尾。
為首領軍的是劉宏親信,小黃門蹇碩,坐著高頭大馬,身披甲胄。
蹇碩的身形本就健碩,如今這麼一打扮,倒也有幾分威勢。
他的身後有兩名扛旗兵,一個扛著代表漢軍的大旗,另一個扛著代表‘蹇’字的大旗。
大軍停在閱兵台最右側,大軍停駐,蹇碩拉住韁繩,翻身下馬行禮,大聲喊道“臣蹇碩,領上軍校尉,叩見陛下!”
兩千名士兵組成的方陣,同時大喝道“陛下,萬歲!萬萬歲!”
“好!”劉宏滿臉笑意,“朕有此將士,天下何愁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