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大門左右,各有兩個門簾,左側的是“雲夢環繞”,右側的是“明鏡高懸”
“老師,請看。”韓玄轉過身,指著後方道。
眾人順著韓玄手臂的方向,向後望去,隻見一雲夢澤宛若一片鏡湖,在陽光的照耀下,發散著耀眼的光輝。
“不錯,水清似明鏡,真乃水鏡先生矣。”龐德公一撫胡須,笑道。
司馬徽也被這奇異的美景所震撼住,看向自己的大弟子滿意的點了點頭,“有心了。”
“諸位,請隨我來!”韓玄推開大門,眾人魚貫而入。
一入眼簾便是,一座巨大的石壁,上麵雕刻著滿滿的字跡。
韓玄的祖父韓嵩,朗聲念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這篇文章名為《師說》,主要意思是勸誡學子們,要不恥下問,尊師重道……”韓玄說道,這是他特意命人刻上去的。
“文采斐然,妙筆生花,氣勢磅礴。是一篇絕好的文章。”龐德公連連讚歎。
“人非生而知之,道之所存,詩之所存。”司馬徽默念一番後,對這篇文章做出了總結。
後方的學子們,仔細鑽研其中的文字,其中蘊含的強烈衝擊,使得他們深刻的理解其中的含義。
讀完這篇文章後,這些學子心底不由得對韓玄,升起欽佩之感,對於這個水鏡書院也越發期待起來。
繞過石壁後,便是一座大殿,殿內供奉著孔子和諸多先賢的雕像。這裡主要用於祭拜,祭祀聖人先賢之所。
眾人紛紛前去祭拜了一番,便從左右側門繼續深入,便來到水鏡書院的第二座大殿。
這座大殿便是講堂,裡麵有數百個席位,最裡麵有個高台,可供老師為學子們授業解惑。
講堂前有一個水井,學子們上課前,可用井的水洗淨手臉,彈冠振衣,靜心凝神之後,才能進入講堂內聆聽研習。
水井旁種著一株梨樹和一株桃樹,代表著桃李滿天下的美好寓意。
再往後便是藏書閣,殿前有一個寬闊的廣場,通體由青石磚鋪砌。
廣場的中央有一條溪流,徑直將廣場一分為二,唯有一座白玉石橋連通。
眾人站在橋頭看去,在溪流旁修建著不少小水池。
經過韓玄介紹,那些水池,是專門用來清理筆硯的‘洗墨池’。
同時,也可以在大殿建築失火時,方便取水滅火。
走過白玉石橋,便是一座極為龐大的藏書閣。
隻不過,此刻這裡麵空曠如野,僅有幾座書架上的典籍,還是韓玄自己珍藏的。
不過有著司馬徽的藏書添入,這裡將會逐步充實起來。韓玄日後也會注意收集文章典籍的事宜。
藏書閣內共分為士、農、工、商四個大區,韓玄想要重現當年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的盛況。
但現在談論還為時過早,以當前的情況來說,還是得先充實學子、招攬名士為優先。
藏書閣的側麵有一座偏小的閣樓,這是一座印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