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在下認為理應小心謹慎。”徐庶開口反駁道“九路諸侯雖強,但其心不齊很難兵合一處,到頭來怕是還要單獨作戰。我軍此行不過一萬五千步兵,兩千騎兵,不宜正麵對決。”
“那該怎麼辦,戰又戰不了,我們的糧餉已經消耗過半,怕是過不了兩個月便得撤軍了。”黃祖一想到,虎牢關後五十裡便是洛陽,心中不願放棄如此難得的機會。
“這點不用擔心,隻要我們能夠擊退董卓,董卓必定會放棄洛陽,進而遷都長安。”徐庶一臉自信的說道。
黃祖、趙雲、文聘難以置信的看著徐庶,不明白他會這麼說。
韓玄雖然提早便已知曉這個結果,但他想知道徐庶是因何而推斷出來的,於是便詢問道“元直,細細說來,我等願聞其詳!”
“啟稟主公,庶之所以如此篤定董卓會遷都,是有四點考量的。”徐庶微微一笑,說道。
“其一,因討董諸侯勢大,無論是各路諸侯,還是盤踞在洛陽附近的白波軍,對於董卓造成了很大威脅。再加上涼州叛亂,董卓待在洛陽,會被連綿不絕的戰事拖垮,根本無心其他。”
聽著徐庶的講述,眾人紛紛點頭。
的確,若是董卓久居洛陽,將會四麵臨敵,各路諸侯可以隨時討伐,讓他煩不勝煩。
“其二,自光武帝起,洛陽作為國都京師已經兩百年,各個勢力犬牙交錯,董卓時常受到多方勢力的掣肘。而長安距離董卓勢力涼州更近,可以讓他更好的控製朝廷與皇帝。”
“其三,如今各地諸侯拒絕向朝廷繳納賦稅,董卓僅占關中等地,財政困難,糧餉不足。而選擇遷都長安,董卓可以趁此掠奪財富,以充作軍用。”
“其四,長安附近有大片農田,此外有崤函之險,易守難攻,隻需派出少量的軍隊駐守,便可以抵擋大軍的進攻。遷都之後,董卓便可以集中精力對付涼州地區的叛亂,安定後方。”
“由此四點,便是董卓棄洛陽,遷長安之由。”徐庶斷然道。
“哈哈!”韓玄聽聞忍不住大笑道“不愧是元直,真乃智略廣遠之士啊!”
“主公謬讚了!皆是庶分內之事罷了!”徐庶一臉的謙遜,隨即笑道“目前,我們隻需做到兩點,其一擊敗呂布,其二保全勢力,不與董卓硬碰。”
“好!”韓玄當即下令,“黃祖領五千步兵作為作為前軍,韓浩率領五千步兵作為中軍,文聘率領五千步兵作為後軍,趙雲率領兩千鐵騎護衛兩翼。即刻出兵,前往虎牢關!”
“末將領命!”五人轟然領命。
看著走出營帳的五人,韓玄的目標落在了黃祖身上,黃祖原本的一萬兵馬,其中一半已經被他交給了韓浩統領。
看來黃祖並沒有察覺到什麼異常,韓玄的心底隻希望對方不要做出什麼,令他失望的事情。
隨著韓玄率領大軍開拔,此刻一同趕來的僅有五路諸侯。
“王匡、喬瑁、袁遺他們三人呢?”韓玄忍不住詢問道。
“王匡率先一步獨自前往了虎牢關了。而喬瑁、袁遺二人緊隨其後,也提前出發了。”徐州刺史陶謙,一臉無奈的說道。
韓玄見此,心底愕然,九路諸侯還沒來到虎牢關下,便各自為奪功勞分散了。
“如此冒進,乃是軍中大忌。”想到這,他最終忍不住長歎了一聲。
說起來,這九路諸侯之中,王匡與喬瑁有過衝突,而他又與公孫瓚有過摩擦,至於其他人關係如何,韓玄也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