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董卓已然心動,李儒又說道“主公可曾聽聞,最近出現的一個童謠嗎?”
“童謠?”董卓疑惑。
李儒徐徐念道:“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是何意?”董卓好奇的詢問道。
古人認為小孩子天真無邪,能通神靈,要是唱了童謠,就一定是上天的啟示。董卓對於這些,也是十分相信,於是便連忙追問。
“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於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於東都洛陽,至今也傳一十二帝。”李儒身體微微向前傾,道“天運回合,丞相若是遷回長安,方可無憂啊!
“哈哈,不是你說,我是在悟不出其中之意啊!”董卓大笑,撫掌讚歎道“童謠,寓寄天意啊!
“好,你我星夜撤回洛陽,商議遷都之事。”董卓當即決定,下令道“其餘將領駐守虎牢,阻擋敵軍。”
儒一拱手,便轉身傳令去了。
深夜。
董卓帶領李儒和呂布,同時也命令駐紮於汜水關的李傕、郭汜二人,引兵撤回。
虎牢關與汜水關隻留下少許的將士,用來迷惑關外的各路諸侯、
大軍奔波一夜,於淩晨時分趕回洛陽。
董卓一回到京師,便馬不停蹄的趕赴皇宮。
而李儒則是派人,召集文武百官,與朝堂議事。
董卓絲毫不避諱的闖入漢獻帝劉協的寢宮,擐甲執兵的走到年幼的劉協麵前。
“董相國,有何事嗎?”被驚醒的劉協,有些畏懼的看向董卓。
“嗚嗚!老臣無能啊!”董卓來到劉協麵前,一副痛哭流涕的模樣,“諸侯叛軍來勢洶洶,想要引兵攻進洛陽,劫掠聖駕。雖被老臣擊退,但洛陽已經不安全了,請立刻隨我遷都長安。”
“一切都依相國所言。”劉協並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但他知道唯有點頭同意,自己方可無憂。
“那陛下就隨我前往朝堂吧!”董卓對於劉協的乖巧很是滿意。
朝堂上。
文武百官已經齊聚,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尚書令王允正與身旁官員秘密交流“如今各路義兵正與董卓交戰。朱儁擔任河南尹,已經與各路義軍通謀,願為內應,董卓囂張不了多久了。”
“是嗎?那真的是太好了。”一旁的官員麵露喜色,“蒼天有幸,日月光複啊!”
“陛下到!相國到!”
隨著一聲吆喝,百官紛紛閉嘴垂首,朝堂之上陷入一片安寧。
劉協坐在龍椅上,迷茫的打量下方百官。
董卓站在一旁,聲若銅鐘,大喝道“袁紹那五十萬大軍,被吾打得落花流水,死傷大半。吾知曉你們其中有人與叛軍暗通款曲,但本相國寬宏大量,不予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