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黃忠射槐降蠻兵(1 / 2)

看到龐統一臉認真,孫霸天也不禁臉泛凝重之色。

“軍師是有何事不妨直說。”孫霸天問道。

“未知主公於當今天下有何打算?”

聽聞這個問題,孫霸天不由陷入了深思。

對呀,我有什麼打算呢?其實剛穿越過來時,得知自己是孫策,還是有點小激動的,畢竟自己熟讀《三國演義》,那孫策文韜武略,智勇雙全,如果能多活幾年,相信三國的格局必會有所變化。所以最開始,孫霸天是抱著一種改變三國格局的想法來入這個局的。

之後,當接觸到了東吳這邊的諸如周瑜,魯肅,太史慈等一乾文臣武將後,看他們個個忠於自己,忠於東吳,又才華橫溢,再加上這些日子的相處,孫霸天感覺自己心態有所變化。之前那種玩玩的心態也逐漸沉澱為對勝利的渴望,認為帶著一票雄心壯誌的兄弟乾一番事業才有意義。

從那之後,戰江夏,收荊州,全都是向著稱霸天下的目標而奮鬥的。

然而,這裡雖然不是自己生活的年代,但是戰爭所帶來的殘酷事實一直真實的在自己眼前上演。當看到士兵們為了自己的霸業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軍隊所到之處的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他於是常常陷入矛盾。

或許還是需要戰爭,戰爭才能換來穩定和和平,否則,一直戰亂下去,這種生靈塗炭的局麵就沒法扭轉。

“我的打算就是儘快成就霸業,讓這裡的人民安居樂業。”孫霸天說。

“主公宅心仁厚,實乃天下之福。”龐統拱手說,然後話鋒一轉道,“然而欲使百姓安居樂業,也未必要儘快成就霸業才可以。”

“這話怎麼說?”孫霸天不解。

“當初大秦履至尊而製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可謂霸業成矣,然則其所轄民眾仍惶惶不可終日,於是有了那陳勝吳廣之亂,後漢朝又曆經四百餘年,傳至少帝獻帝,可謂是霸業多年,然而你我可見如今這漢朝天下民不聊生,遂有了黃巾之亂,諸侯之爭。”龐統搖扇繼續說,“所以欲使人們安居樂業,未必就要取得霸業之後,而是應先讓人民安居樂業,民心歸附之後,霸業自成。”

“我懂了,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嘛。”孫霸天想起來之前看過這句話。

“對,‘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公總結的很到位,當然得天下之後更應得民心,如此,方可有始有終!”龐統笑著說。

“怪不得之前軍師能把個耒陽小縣治理的如此之好,原來是早有遠見啊。”

“耒陽縣雖小,但是民心之根本,如今江東六郡及荊州九郡皆在主公管轄之內,天下已得三分之一,如果能使民眾皆歸附之,外加我等謀略勇武之士開疆拓土,天下易得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