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領導乾部全都看著陳平,認真傾聽,不少人還拿出本子做筆記。
這一刻,他們才感受到陳平的不同,大學生的確是有本事的,懂的居然這麼多,可實際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東西不是課本上教的,而是陳平前世的經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陳平繼續道,“基本工資根據崗位的不同,級彆的不同,設定一個固定的數,不管任務有沒有完成,隻要到工廠來上班,按照工廠的製度工作,基本工資就能拿到手。”
“提成工資可以理解為計件工資,乾一件就拿一件的提成,乾100件就拿100件的提成,而補貼可以視為單位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像是夜間補貼,高溫補貼,寒冷補貼,等等。”
早在1956年,國家就發布了《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其中有涉及計件工資的規定,隻是這一製度在十年期間受到了破壞,被汙蔑為金錢掛帥,物質刺激的黑貨。
改革開放後,計件工資又得到了肯定和恢複,但很多小地方,小企業,領導缺乏改革的動力和魄力,仍舊保持著十年期間的習慣,並沒有恢複計件工資,單位的職工在工資方麵吃大鍋飯,待遇幾乎一樣,沒有差距。
陳平打算破之!
產品創新,設備更新,工作製度,工資製度,等等,這些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罐頭廠的發展其實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階段,不僅僅隻是局限於設備上麵的更新,還包括工資結構,人員管理,發展思路,產品更新迭代,營銷套路等等,各個方麵的問題。
“要想馬兒跑得快,必須給馬兒草,是這個道理,要想人乾活勤快,得要多乾多得,少乾少得,體現出差距才行。”田金橋點點頭,認同陳平的這個觀點。
“不少單位的確對工資結構做出了調整,鳳山鎮這會兒跟進,的確沒問題。”向義鬆道。
他也認同。
“那就先解決工作時長和工資結構方麵的問題。”趙文勝道,“至於新產品,還是需要慎重的考慮,不能貿然生產。”
他看著陳平,“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就是罐頭廠的利潤分配,你有什麼想法?”
罐頭廠的利潤,廠裡可以留下一半,這是先前達成了約定,而且已經形成了文件,拋去文件落實之前的利潤,如今罐頭廠可自主決定的利潤有3萬塊錢!
3個萬元戶!
“罐頭廠不到100名職工,有近3萬塊錢的利潤,按照100個人算,每個人也能分300塊錢。”王家慶道。
他羨慕了。
不止他,就是其他的鳳山鎮乾部也羨慕的厲害。
作為正科級領導,鎮一把手,向義鬆一個月的收入88塊錢左右,副科級彆的能有75塊錢左右,股級的65塊錢左右,副股級的60塊錢。
除此之外,沒彆的收入,即便有也是不合法的,可罐頭廠職工卻能分300,這還是2個月的利潤留成,如果一年下來,得是多少?,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