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轟動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前瞻的觀點,肯定會引起一些保守人士的非議,但陳平卻沒有感到後悔。
重生了,總歸是要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個人方麵如此,在國家層麵、人民的層麵,同樣也是如此。
自己的演講在江城大學的一眾師生,包括過去聽演講的一些社會人士的心裡,肯定能夠萌發出一些種子,改變一些人的人生軌跡。
經過報紙的宣傳,演講的內容傳播的更加的廣泛,能夠影響到更多的人,即便遭受一些非議也是值得的。
國家經曆了太多的苦難,人民經曆了太多的痛楚,時代的沙礫落在個人的身上便是一座大山,會讓一代人,兩代人,甚至三代人都身處其中,站不直身子,被壓的喘不過氣。
並不是人民不勤勞,也並不是人民不聰明,而是政策方麵束縛住了人民的手腳。
改革開放這條路既然行得通,那又何必遮遮掩掩?
自己乾脆在能力範圍內,讓這個步子邁得更快一些,讓人民更快的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福利。
而且,這項政策,自己說的那些觀點,本就是曆史的走向,這會兒非議越多,受到的攻擊越多,等政策一項項落實下來,自己就會成為高瞻遠矚,富有真知灼見的人!
非議越多,打臉越爽!
又過了兩天,陳平親自開著車,後麵還跟著一輛小貨車,到江城大學,見到了周濤和林國華2位教授。
除了兩位教授之外,另外還有4名學生。
都是男學生。
見到陳平,幾名學生很興奮,臉甚至通紅。
“學長,你那天的演講我也去聽了,講的太好了。”一名學生站在陳平麵前,激動的說道。
“我也去聽了,回來之後,就聽林教授說,要去鳳山鎮,去學長你工作的鄉鎮,幫助農民改善農作物的生產,我想都沒想,直接應了下來。”另外一名學生也跟著說道。
這2名學生看著陳平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另外2名,因為有事情,沒有去聽演講,不過顯然已經從其他人那知道了演講的內容,以及演講的盛況,對沒有能去參加陳平的演講,感到非常惋惜。
“我演講的那些內容,都是在工作之中摸索出來的,理論結合實際,任何時候不能夠照本宣科,得要對學到的知識不斷的進行修正,知識是用來乾什麼的?是用到實處的,所以修正的依據來源於實際。”陳平說道。
“農業是辛苦的,農業研究同樣也是辛苦的,得要到田間地頭去,研究土壤,研究農作物,包括其他方麵,而不僅僅是坐在辦公室裡。”
“但是收獲也是非常豐富的,搞農業研究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對於國家,對於人民來說,有相當大的好處,毫不客氣的說,農業不僅僅是普通百姓的基本保證,同時也是各個職業,各個階層的基本保證,搞農業研究的可以稱之為國士,一點不為過。”
人參與社會活動,最基本的保障就是要填飽肚子,在填飽肚子,能夠存活下去的前提下,才能夠做其他的事情。
陳平給予了農業研究非常高的評價。
“你們幾個能夠被兩位教授選中,跟著一起到鳳山鎮去,輔助兩位教授做研究,說明你們幾人都是佼佼者,得到了教授的認可,也希望你們這次的鳳山鎮之行能夠有所收獲。”陳平說道。
簡單的寒暄,互相介紹認識了一下後,陳平載著2位教授,4名學生則是坐在小貨車上,隨身的行李也放在貨車內,朝鳳山鎮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