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了……”
女孩兒雙手沾滿了鮮血,害怕地往後退了兩步。
“很好,你做的很好。”
這時黑暗中走出一個人影,隻見她的容貌傾國傾城,但卻人首蛇身。
此人正是剛借著福地降臨在大周皇宮中的長月化身。
“師……師父。”
看到長月,女孩兒欣喜地叫了聲,絲毫沒有因為長月怪異的長相而害怕或抱有異樣的目光。
“我殺了他真的沒事嗎?”女孩兒擔憂地說道。
“不過是個小太監罷了,你們這皇宮失蹤個小太監很稀奇嗎?再不濟還不是有我呢嘛。”
長月毫不在意,隻見她抬手輕輕一揮,小太監的屍體便化作一塊冰雕,並在女孩驚愕的目光中,化作碎片消散在空氣中。
就這樣,長月暫時借住在了女孩兒這裡。
——————
長月本體這邊正在煉製丹藥。
兩年多前,長月曾在一位白蓮教教徒的身上,得到過一份名為燃血丹的丹方,這兩年裡,她一直在研究和改良這個丹方,試圖去掉它的副作用。
為此長月還特意借化身之口和小白探討過。
經過兩年的研究,她還是沒能成功去掉這丹藥的副作用,不過卻成功對它進行了改良。
改良後的丹藥能夠幫助武者從開脈境直接突破到凝元境,但副作用是,他這一輩子都不可能再繼續往更高深的境界突破了。
這個副作用同樣很大,但就價值而言,改良的丹藥要比之前的燃血丹高出很多。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的武者都是以攀登武道極限為目的的,有的人因為種種條件限製(或功法、或資質、或資源等等),甚至一輩子都無法突破到凝元境。
底層的武者大多蠅營狗苟,他們追求的不是大道,而是生存。
就比如明月城這兩年裡聚集了大量的武者,可是裡麵的凝元境高手又有幾個呢?千分之一恐怕都不到。
五世家、黑市、城主府這三方勢力之外,凝元境在明月城已經是絕對的高手了。
擁有這個丹方的長月就意味著掌握了批量製造凝元境高手的能力!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開脈境的武者都可以借助這個丹藥突破到凝元境,服用這丹藥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修為必須在開脈境六層以上。
這個限製條件並不高。
長月給這個改良的丹藥取名為禁元丹。
煉製禁元丹的材料並不算多難得,就是需要大量的異獸之血,這個長月是委托丁寧幫忙在黑市收購的。
隨著大青山誕生的異獸越來越多,異獸之血這東西如今在明月城並不太難收購。
這兩年,長月經常幫助丁寧和莫老煉製修煉所需的丹藥,所以一直和風霜武器店關係處的不錯,還和丁寧成了朋友。
滄月閣成員如今用的武器,大多都是長月從風霜武器店訂購的,鍛造者正是丁寧。
以丁寧的鍛造水平,雖然打造不出什麼神兵利器,但製造普通武者使用的武器還是綽綽有餘的。
花了將近一天的時間,長月煉製出了十來瓶禁元丹,每瓶都是十粒。
如今長月的燒火童子已經從桑葉變成了阿彩。
將最後一爐煉製好的丹藥收進玉瓶裡,長月對阿彩說道:“好了,阿彩,把爐火熄滅吧。”
“是,小姐!”
阿彩抬手一掌輕輕揮出,爐火頓時熄滅,他這一手白虹掌已經有了封婆婆的幾分火候,可見悟性還算不錯。
“你把這丹爐、柴火什麼的都收拾收拾,我出去一趟,等封婆婆和桑葉回來後,你告訴她們一聲。”長月囑咐阿彩道。
桑葉和封婆婆此時都在梨花莊,因為今日是梨花莊冰梨采摘的日子,為了防止宵小去搗亂,她們倆隻能去坐鎮。
長月的這些冰梨從未對外出售過,她一般都會采摘運回李府,再分送到府上各位少爺、小姐那裡。
當然了,李長鳴這個家主和羅鳳橋這位老夫人那兒也少不了。
每當這時候,大夫人都會派人給長月送一筆銀錢。
雖說長月送果子並不是為了錢,但既然大夫人送來了,她也不會拒絕,這算是她們彼此之間的默契吧。
有了長月這些冰梨的幫助,府中少爺小姐們的修煉順暢了不少。
“知道了,小姐,您放心吧。”阿彩點頭應道。
才不到十三歲的阿彩,個子已經快有長月高了,長得像個小牛犢子似的。
離開李府,長月直奔滄月閣。
看到玉如意,長月問道:“人都準備好了嗎?”
長月說的人是指試藥人,大概數個月之前,玉如意就已經悄悄在明月城裡幫長月物色試藥的人選了。
玉如意點點頭,輕聲回答道:“都準備好了,姑娘跟我來吧。”
在玉如意的帶領下,長月來到了滄月閣地下的一間密室裡。
如今滄月閣地下布滿了各種密室、暗閣、密道,都是過去的兩年裡陸陸續續修建的。
隨著滄月閣生意越做越大,這些密室、暗道有時候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當初朝雲宗派人來威逼五世家時,滄月閣就提前做好了從暗道撤離明月城的準備。
長月進入的密室裡,裡麵坐滿了密密麻麻的人,她大致估算一下,至少得有百來個。
“見過白衣閣主!”
見到長月進來,眾人紛紛起身向她行禮。
如今長月白衣這個身份在明月城也是位聲名在外的人物了,明月城大部分武者都認識她。
因為滄月閣生意做得大,已然成了明月城最大的藥鋪,因此大部分武者都來滄月閣買過藥。
“各位好。”長月微微點頭和在座的各位打招呼,她掃過下方的人群,來這裡的多是年紀大而不得突破的武者,五六十歲的人比比皆是。
“想必各位已經知道了我召集大家過來的原因,那麼我再問一次,你們已經做好為滄月閣效命的準備了嗎?已經準備好成為滄月閣的采藥人了嗎?”
“但憑白衣閣主吩咐!”眾人異口同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