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角力,吐蕃麥莊(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631 字 7個月前

“都說李將軍率領兵馬,以勇取勝。我從軍二十年,也屢屢以勇勝戰。如果不和我比鬥一番,就是勇氣不如我。在場這麼多人都看著呢,很快就會傳到臨洮軍中。”

高秀岩不聽皇甫惟明的勸告,勢必要一較高低。

這句話說出來,幾乎讓李瑄騎虎難下。不比的話,在臨洮軍中聲威先減。

若是打鬥,輸了更丟人。

主要是李瑄以勇武而在軍中聞名,所以高秀岩才能如此逼迫李瑄。

許多官吏都覺得高秀岩過分,既然已經調走,何必再得罪身份尊貴的李瑄呢?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萬一李適之年底考核給高秀岩的安鄉郡來個不合格,豈不是又要被降官?

也有看熱鬨的人,他們希望兩人能打起來。

“既然如此,高將軍如何比試?”

其實對於武力的比試,李瑄有絕對的信心。

和之前阿史那扶汶比試射箭不同,高秀岩已經離開軍中,又是有地位的人。

但李瑄如果能比試贏高秀岩這樣的猛將,會在臨洮軍,乃至整個隴右郡,建立一些聲望。

“李將軍千金之軀,我可不敢刀兵相比,就比鬥角力!”

高秀岩最擅長的,就是一對一角力。他下盤極穩,一生從未在角力上失敗過。

“可以!請皇甫帥準許我們入校場。”

李瑄微微一笑,他最引以為傲的是天生神力。這高秀岩對自己的力氣很自信啊。

角力,即為摔跤。

是唐軍中非常普遍的一種運動。

一個士兵,有無成為猛將的潛質,往往從力氣上體現。

冷兵器時代,多大的力氣,就能發揮出兵器多大的威力。最多再有一些技擊技巧。

那種所謂的一分力氣通過“勁力”發揮十分力氣,是上才會出現的事情。

角力,就是體現力氣的運用。

“也罷!”

皇甫惟明見無法阻止,隻能默許這場爭奪。

都說李瑄神勇,傳說得更是神乎其神。

高秀岩是當前隴右軍中前三的猛將,皇甫惟明也想見識一番。

宴會停止,佐吏們一起來到府衙後方的校場上。

“高太守,適可而止。”

在開比之前,皇甫惟明向高秀岩提醒。

他怕高秀岩勝了,騎在李瑄身上,那樣李瑄麵子就丟儘了,他這個節度使也沒麵子。

在皇甫惟明心中,韋堅與李適之一黨,那他與李瑄就是一個黨派。

這是他不計較李瑄曾為王忠嗣麾下的原因。

“明白!”高秀岩點頭。

皇甫惟明讓他的親衛長作為裁判。

“開始!”

親衛長一聲令下,高秀岩已經擺好架勢。

李瑄則巋然不動。

“吼……”

見李瑄如此輕佻,高秀岩大怒,他如猛虎撲食一樣衝過來,想一下將李瑄壓製。

兩人的距離本就不遠,幾乎在眨眼之間,就要與李瑄撞在一起。

以高秀岩的氣勢,隻要抱住李瑄,可以輕易將李瑄摔倒在地。

所有官吏都目不轉睛地看著,生怕錯過精彩的瞬間。

眼看就要貼在一起,他們更是心跳加速。

就在高秀岩即將抱住李瑄的時候,李瑄迅速伸出右手,抓住高秀岩的臂膀。

而高秀岩蓄的勢,生生被止住。

高秀岩感覺李瑄的手像是一堵牆一樣,將他的身體按在原地。

但李瑄並沒有就此罷手,他在抓住高秀岩臂膀的時候,身體靠上去,一個過肩摔,利用肩膀的力量,輕而易舉地將高秀岩甩飛出去。

令人震驚的是,李瑄從頭到尾隻用一隻手。

打了幾個滾的高秀岩爬起身,他的臉一下子就白了。

那一瞬間,他感受到無可匹敵的力量感。

他的下盤力量,根本來不及發揮。

“再來!”

高秀岩不願服輸,他大喝一聲,再次衝過來。

再近李瑄時,他放重腳步,一隻手搭在李瑄肩膀上,另一隻手準備抓李瑄手臂。

但在力量天壤之彆的情況下,一切美好的想象都是徒勞的。

李瑄這次用雙手,左手反抓住高秀岩的手臂,用力一拉,高秀岩雙腳離地。

與此同時,李瑄右手托住高秀岩的腰。稍稍一用力,就將高秀岩舉過頭頂。

然後像拋一件物品一樣,將高秀岩拋到兩丈外的沙堆裡。

“這!真乃神力也。”

“高太守近二百斤,卻被這樣拋飛,真讓人大開眼界。”

“熊虎之力都不足道,不似人間。”

“看來傳言不假,李將軍有萬夫不當的勇力……”

節度使府的佐吏和衛兵們舌撟不下。

高秀岩與李瑄角力,就像是彪形大漢對一個嬰兒一樣,不費吹灰之力。

“啪啪!”

皇甫惟明帶頭鼓掌,他軍中多年,見多識廣。怕是當年的王忠嗣,都遠沒有這樣的力量。

高秀岩沒有受傷,但也不敢再上,他將頭埋在胸前,羞愧不已。

他明白自己與李瑄的力量,不在一個層次,不論怎麼比較,他都一敗塗地。

本想證明自己的勇力強過李瑄,如今卻如小醜一樣,丟人的是自己。

“承讓!”

李瑄拱手一禮。

正式因為對高秀岩印象差,在心裡又有“叛將”的標簽,李瑄才會大顯身手。

否則李瑄會給高秀岩體麵,而不是將他如沙包一樣扔出去。

“將軍神勇,我心服口服!”

說完,高秀岩頭也不回地離去。他沒臉再呆下去。

皇甫惟明念在高秀岩是他的麾下,讓掌書記送高秀岩出府衙,並進行安撫。

與高秀岩角力,不過是一個小插曲。

眾人相熟後,宴會散去。

李瑄又將判官田雲平請到他的府邸,詢問一些關於諸軍的事宜,和吐蕃的事情。

他需要儘快了解這些,心裡有底。

田雲平雖是皇甫惟明的親信,但對李瑄,他有問必答,非常耐心。

彆人佩服李瑄的勇力,他是文人,更敬重李瑄的才華。

兩人一起聊到晚上,

春、夏、秋、冬,哪個季節需要注意什麼,他們都有聊到。

“夏季吐蕃主動進攻比較少,但也有。比如積石軍一帶,那裡所屯的田地在廣袤的邊境上,每年六月麥子成熟的時候,吐蕃會不顧炎熱,提前來收割軍屯區的麥子,屢屢防範,卻未能阻止。積石軍有死傷,無法抵擋。”

“現在快六月了,麥子將熟。估計又要被搶走一大部分。”

田雲平娓娓向李瑄講述這件事情。

李瑄的腦子靈光一現。這不就是“吐蕃麥莊”嗎?哥舒翰的建功之地。

哥舒翰還在何西,現名聲不是很大。

“積石軍使許括是什麼樣的將領,竟然連屯田都無法保護?”

李瑄向田雲平詢問。

通過了解,李瑄知道隴右的許多軍使,都是史書留名的將領。

如河源軍使王難得,白水軍使楊景輝,安人郡使張守瑜等。

當然,也有一些普通的將領,或者李瑄並不知道的軍使、守捉使。

“關於主將,我不能妄加揣測,畢竟我從未去過積石軍。”

田雲平搖頭說道。

六月天熱,正常情況下雙方都會默契避戰,把自己的戰馬養肥。

所以在積石軍都不阻擋的情況下,其他軍也不願意在這麼熱的天氣下出兵。

李瑄心中已有抉擇。

他暫時先不去視察牧監,打算拿收割唐軍麥子的吐蕃士兵立威。

因為即將到達六月,麥子快成熟,他要有所準備。

其實在李瑄看來,這裡的夏天遠遠沒有北方那麼燥熱,從麥子六月份才熟就能看出。

中原的麥子,這個時候已經割完了。

所以,隻出少量騎兵,加積石軍。不會出現中暑的情況。

翌日一早,李瑄就找上皇甫惟明。

“七郎要率領三千弩、騎,配合積石軍保護麥田?”

皇甫惟明沒想到李瑄這麼著急,才來兩天就要建功。

五千字大章,還有一個五千字晚一點。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