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1817 字 7個月前

積石軍之戰,是李瑄揚名吐蕃的地方。

昔日“吐蕃麥莊”,在一戰敗北後,吐蕃今年再也不敢惦記。

這一日,李瑄帶著積石軍使哥舒翰,五十名神策衛,以及高適、劉單等僚屬,出邊塞巡視。

“哥舒將軍,積石軍城在黃河邊,吐蕃宛秀城留在你們上遊不足二百裡的地方。你覺得宛秀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城池,強攻的話需要多久,突襲的話,能否克之?”

在唐、吐蕃邊境,順著波濤滾滾的黃河,李瑄詢問哥舒翰。

積石軍城是他巡視最重要的一站,他的臨洮軍將從積石軍路過,入九曲。

他要詢問哥舒翰具體的線路,先攻擊哪裡最合適,如何更為迅速。

“回李帥,宛秀城是類似於積石軍城一樣的軍事城堡,發揮著和積石軍城一樣的效果。經過多方探查,宛秀城內有吐蕃步兵、騎兵四千餘人。裡麵還存儲有不少糧食。正常情況下進攻宛秀城,百裡外的大莫門城、百穀城定會馳援,而且在百穀城西南有吐蕃的一支騎兵,守護牧場;在百穀城東麵、北麵是吐蕃的屯田區,那裡有上萬吐蕃步兵駐紮。吐蕃正在九曲修建四座新城堡,這些城堡周圍都有三千左右的步、騎駐紮。修建城堡的勞役,也很可能在開戰時被征召入軍隊中。”

“若進攻宛秀城,要麼一舉攻克,讓其他吐蕃城池和支援部隊難以反應。要麼先掃清宛秀城周圍的步兵、騎兵,占領洪濟橋,然後圍城用投石車等重型器械慢慢攻擊宛秀城,以及宛秀城周圍的大莫門城、百穀城。”

哥舒翰思考一番後,緩緩向李瑄說道。

四千士兵守一城,想短時間拿下不太容易。

特彆是這個時候,吐蕃在城中準備大量石塊,箭矢。

宛秀城又依靠黃河而建築,易守難攻。

所以哥舒翰的言語中更傾向於掃蕩九曲守護牧場的吐蕃騎兵,守護屯田的吐蕃步兵。

如果能將吐蕃四座城堡的士兵吸引出來更好。

“這麼說當前九曲之地的吐蕃士兵,加起來有四萬以上。”

李瑄知道全民皆兵的吐蕃,能拉出更多士兵到九曲。

“不止,九曲的吐穀渾部最起碼還可以抽調一萬以上步騎,白蘭羌也可以抽調一萬以上的步騎。”

哥舒翰提醒李瑄不要忽略這兩個吐蕃附屬的存在。

還好黨項部在青海,沒有被安排九曲。

“李帥,雖然九曲兵馬多。但隨著我軍在赤嶺開始調兵遣將,再出現青海。吐蕃一定會從九曲抽兵前去支援。”

高適向李瑄說道。

現吐蕃在九曲有這麼多兵馬,是害怕唐軍突然進攻九曲。

吐蕃連著半年的調兵遣將,九曲、青海、赤嶺的兵力都相當平均。

如果戰爭發生,哪能這樣布置,肯定是將優勢兵力調整到一方。

“有道理!”

李瑄認同高適的話。

他倒不是怕六萬吐蕃步騎,隻是想兵貴神速的占領九曲。

“哥舒將軍,如果開戰。積石軍的兵馬我不會征調,在積石軍待命。我準備下令將湟水城和姑臧城的重型攻城器械、投石車、床弩,秘密運輸至積石軍。將來攻城戰就由你們操縱。”

李瑄向哥舒翰吩咐道。

雖然他不喜歡攻城戰,但最起碼洪濟橋另一側的樹敦城必須拿掉,而且要短時間拿掉,這樣他們才能控製洪濟橋。

相比於吐蕃,甚至草原遊牧民族,唐軍的攻城器械五花八門,能大幅度提升攻城效率,減少傷亡。

“遵命!積石軍將士仰慕李帥的德威,隨時準備為李帥效死命!”

哥舒翰在馬上向李瑄拱手。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立功,報答李瑄的提拔之恩。

他來到積石軍後,發現李瑄雖是主帥,但在積石軍威望巨大。

一切皆是因為李瑄賞罰分明,這讓哥舒翰記在心中。

李瑄的勇猛也是將士們崇拜的另一個因素。

哥舒翰力大無窮,勇猛絕倫,但他對李瑄不得不服氣,因為李瑄的一些戰績,非人一般……

哥舒翰也非常會做人,他言行舉止模仿古代的英雄,所以很對士兵的胃口。幾個月時間,就已經和積石軍七千士兵打成一片,能有效指揮。

“稟李帥,有一隊吐蕃騎兵向我軍奔來,大概百人。”

又行進半個時辰,在吐蕃境內,如探馬一樣馳騁,前方先探路的親衛奔向李瑄稟告道。

“撤吧!”

李瑄下達命令,沒有必要再深入。

他們一人雙馬,皆是上等馬。背靠大唐的疆土,隨時可以離開。

“李帥,區區百騎,可以擒獲,了解吐蕃的當前情況。”

哥舒翰請戰。

他雖然隻帶著自己的家奴,但李帥有親兵五十。

他聽說李帥的親兵為遊俠出身,善騎善射。

區區一百吐蕃騎兵何足道哉?

“我們靠近大唐邊界十裡的時候,他們若還追,就把他們留下。”

李瑄的親衛探馬隻探前方數裡,所以一切還得小心謹慎。

一旦動手,不能留下一個活口回去。以免讓吐蕃猜到李瑄到過九曲邊境。

“遵命!”

哥舒翰也覺得有道理,小心為上。

一行人控製馬速,向大唐返回。

半個時辰過去,吐蕃一百騎兵緊追不舍。

大概是看到唐軍人數隻有他們的一半,就敢深入他們的國境,又見馬匹逐漸靠近唐軍騎兵,所以才動了追到底的心思。

如果遇到更多唐軍,他們再決定返回。

“勇士們,殺死他們,拿著他們的頭顱去領賞。”

距離唐軍騎兵隻有二百步的時候,領頭的百夫長高喝一聲。

他們皆披鎖子甲。

是為吐蕃赫赫有名的羽林千戶所精騎。

這名字明顯是模仿大唐的羽林衛而成。

羽林千戶所是吐蕃四大禁軍千戶所中,最強大的一支。

其千戶所的千戶長,必是尺帶珠丹的親信。

正因為藝高人膽大,才敢追擊全披明光甲的唐軍。

“在前方調馬,乾掉他們,要麼捉著,要麼殺死,一個不留!”

李瑄見已靠近邊疆,不再忍讓。

縱然敵軍披鎖子甲,他也自信可以一個衝鋒將他們擊破。

即便敵人還有援軍,李瑄也可以光明正大的進入唐境。

“嘚嘚……”

除了高適、劉單等僚屬,神策衛馬匹又奔行數百步後調頭。

神策衛解開備用馬,拿起馬上的弓箭,準備進行馳射。

“唐軍竟還敢調頭,勇士們,軍功來了……”

唐軍調完頭的時候,唐軍距離吐蕃禁軍隻有一百二十步。

“咻……”

就吐蕃禁軍百夫長鼓勵士氣,取得軍功的時候,一支箭矢飛馳而來,射破他的護脖,將他的脖頸射穿。

禁軍百夫長瞪大眼睛,他話還未說完,就從馬下跌落。

其他吐蕃禁軍騎兵瞪大眼睛。

這什麼箭術?

“咻咻……”

刹那間,又是兩箭,兩名吐蕃禁軍落馬。

“不好,這樣的箭術隻有唐軍元帥才有,快撤……”

吐蕃禁軍想到一個可怕的人物,意識到自己踢到鐵板。

轉瞬之間,雙方隻有七十步,神策衛開始張弓搭箭,吐蕃早已失去撤離的最佳時機……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