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僚屬確認輜重、後勤,李瑄將心放下。
這些是勝戰的基礎。
當全軍士兵得知每人都可獲得一斤以上的美酒後,一個個激動的手舞足蹈。
從未有一個將領,會如此賞賜普通士卒。
李瑄定下的軍規雖然嚴厲,豪放的士卒,覺得勇士當履行這樣的軍規。
但李瑄的獎賞又極為大方,每次戰鬥後,都能向朝廷申請大把大把的錢財、絹帛。
節度使府庫也會出絹錢賞賜立功的士卒。
士卒們聽說李瑄在長安懲治“奸臣王鉷”的故事。
王鉷對軍人家庭的行徑,讓士卒們恨之入骨,將其貶走大快人心。
哪怕一名新入伍的小士卒,也以成為李瑄的麾下為榮。
現士卒們士氣高昂,都有必勝的信心。
因為他們的主帥是神威無雙的李瑄。
接下來四日,李瑄在河西、隴右諸軍營地巡視諸軍,鼓舞士氣。
他不顧身份,與小兵交談,噓寒問暖。
李瑄又親自檢查每一軍的兵庫、箭矢。
同時,河西、隴右的僚屬、地方官吏也在準備行軍事宜。
湟水城十分忙碌,到處都能看到官吏和軍士。
連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李帥要對吐蕃用兵。
如果此戰收複石堡城,他們在河湟的土地將得到解放。
許多百姓都是從赤嶺前方的沃野鄉裡,逃難到湟水和鄯州。
暴露在吐蕃的鐵騎下,那裡的土地根本無法耕種。
為此,一些百姓主動參與搬運糧草的行動中,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婦女老人,在家中祈禱唐軍能獲得大勝。
……
在出發的前一天清晨,李瑄召集所有軍使、副使、中低級將領,進行議事。
在這次軍事會議上,李瑄抄襲一首《塞下曲七絕》來激勵士氣。
伏波惟願裹屍還,定遠何須生入關。
莫遣隻輪歸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瑄從不會摘抄“久戍思歸”帶著幽怨的傷感詩歌,更不會弄出“厭戰求和”更為消極的篇章。
此詩表達將士為國應該像馬援一樣馬革裹屍而還,不需要像班超一樣,活著回玉門關。
不僅要全殲敵人,還要駐守邊疆,讓敵人不敢來侵犯。
雖然將領們沒什麼文化,但從詩中的幾個典故,聽得熱血沸騰。
連高適、岑參這樣的邊塞詩高手,都覺得李瑄的詩歌激昂,可以鼓舞士氣。
“吐蕃屢犯我疆土,今時已不可忍讓。奉聖人之命,討伐吐蕃,收複九曲。縱天寒地凍,亦不可退縮……”
一首詩後,李瑄開始向將領們宣讀出征的事宜。
並將李隆基的《討吐蕃製》告訴諸將領。
“吐蕃小醜,頻年犯塞,壞我城鎮,虜我邊人”李隆基用幾乎大罵的言語,稱呼吐蕃,可見對妹夫尺帶珠丹的恨意。
在詔書最後,李隆基大筆一揮,許下了重賞:“其河西、隴右、安西、劍南等軍,節度將士以下,有能斬獲吐蕃讚普者,封異姓王;斬獲大將軍者,授大將軍;獲次以下者,節級授將軍中郎將。不限白身官資,一例酬賞;速令布告,鹹使聞知!”
此詔書一出,李隆基必然會信守承諾,哪怕是在軍中“戴罪立功”的囚犯,隻要能斬殺尺帶珠丹,也可以被封為“郡王”。
但這樣的可能性太小,尺帶珠丹畢竟也是在位數十年的一代雄主。
上一次來到九曲青海,可是足足率領四十萬兵馬。
這些話讓在場上百名將領,心潮澎湃。
“哪怕沒獲得這種功勳,也不必過多在意。隻要在殺敵、陷陣、先登、搴旗、護衛、戰術、救助等獲得功勳,本帥會一一核準,封賞,哪怕是小卒,也可為衙將、郎將。爾等將領,封中郎將、將軍、大將軍,也會在此次契機之中。”
李瑄作為主帥,向將領們承諾道。
畢竟李隆基的賞賜太過玄幻,對軍中的賞罰,還要看節度使。
“我等必效死命,將吐蕃驅逐……”
將領們齊聲應李瑄。
“此戰,我軍分為三個戰場。我已舉隴右都知兵馬使高將軍為河隴討擊副大使。當我們拔除赤嶺上除石堡城以外的吐蕃據點後,高將軍與安將軍一起率領安人軍、河源軍、鎮西軍、白水軍、漠門軍、威戎軍、大鬥軍、玉門軍、豆盧軍、墨離軍、寧寇軍、建康軍、綏和守捉、以及赤水軍的步兵,共七萬餘士卒,挺近赤嶺東山口,其中抽調三千弓手,兩千弩手,五千步兵。其餘橫列在距離石堡城三十裡的雞心穀布陣防禦。”
“我軍入雞心穀排兵布陣,吐蕃一定會認為我軍在進攻石堡城,必會傾儘全力,攻破我軍所布置的大軍,解石堡城之圍。”
“由河隴討擊副大使李廣琛和赤水軍副使率領輕騎、精騎、重騎,共一萬七千餘,河西回紇、思結、契苾、渾、羌等部率領一萬騎跟隨指派。雞心穀開戰之時,率騎過湟水至青海邊緣,具體事宜,明日本帥會親自交待。”
“此戰本帥率領七千吐穀渾步兵,積石軍和臨洮軍,突襲九曲之地……”
李瑄這才正式向諸軍下達戰略,每一方士兵都可參加戰鬥。
但理論上,赤水軍騎兵所承擔的任務較輕,他們隻是攜帶李瑄的大纛,“威懾而不主動求戰”。
如果完成戰略,自然是少不了他們的軍功。
諸將麵麵相覷,交頭接耳,知道自己的任務。
哪怕是雞心穀的將士,也覺得壓力巨大。
因為如果赤嶺的東山口較為寬廣,並非易守難攻。
而且還有許多分岔。
正真的要塞是石堡城。
雞心穀,正好可以避免吐蕃援軍從東山口的岔道入河湟。
但是在雞心穀的布防太大,雖然崎嶇不平,但最窄的地方,也要布防數裡。
崎嶇的地方,可以少放點兵馬,平坦的地方,要用重兵把守。
李瑄要讓吐蕃“兩眼一抹黑”,不知道石堡城是否被攻破。
然後又不得不將大量騎兵布防在青海。
最終,在九曲,給吐蕃致命一擊。
“隻要拿下赤嶺上的十幾個據點,把守住雞心穀,石堡城便會成為孤城。”
“明日,大鬥軍騎兵作為先頭部隊,急行軍至雞心穀,其餘軍騎兵緊接著趕去。在此之前,諸軍必須挑選驍銳,拿下赤嶺上的所有吐蕃戍堡。”
“吐蕃有三大戍堡,為紅岩堡、長堡、鷹山堡,此三堡最臨河湟,每一堡中都有三百到五百的吐蕃士卒,上百匹戰馬。大唐境內許多吐蕃探馬,都出自這三堡。”
“其餘十三堡皆是數十到百人之間。這些戍堡都是通過險要的小路而通過,不可大規模行軍。”
“諸位要挑選哪裡攻克這些戍堡?”
李瑄讓將領們看著地圖,各自選精銳將這些戍堡拿下。
相比於石堡城,這些戍堡容易進攻許多,且兵力少。
正式因為石堡城,這些戍堡才能長存。
如果攻不下石堡城,哪怕拿下這些戍堡,也會很快失去。
但李瑄的戰略目的,就是阻止吐蕃翻越赤嶺的一切道路。
“啟稟李帥,末將將點神射手、強弩手和鐵甲,進攻紅岩堡。”荔非元禮向李瑄請命。
“可!為保證兵力,最少用一千以上的精銳圍攻,紅岩堡扼守西山口,規模不小,強弩帶上三百架。”
李瑄應允。
“啟稟李帥,末將進攻長堡。”
“啟稟李帥,末將進攻鷹山堡。”
荔非守瑜和安重璋也各領一大堡。
“二位將軍辛苦!長堡兵力少且城矮,容易進攻。但鷹山堡扼守赤嶺東北山口,需要和進攻紅岩堡一樣布置兵力。”
李瑄也同意他們的請求。
對付這種小堡壘最有效的辦法是強弩、神射手壓製,鐵甲強攻。
就好比石堡城,曆史已經證明,隻要半個月時間,日夜不停的進攻,總能將其內守軍消磨。
就是怕吐蕃援軍支援。
而那些建立在崇山峻嶺的戍堡,沒有寬闊的道路提供支援條件。
隨後,其他主將也願意率領精銳突襲吐蕃的小戍堡。
“拿下吐蕃諸戍堡後,留在赤嶺東山口的三千弓箭手,兩千弩手,五千步兵,在這些險要山口埋伏,特彆是能容納軍隊通行的東北山口、西山口,讓吐蕃不敢貿然派人越過赤嶺。”
李瑄向麾下下令。
抽調一萬人,這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不太能影響全局。
這麼做,是害怕吐蕃出奇兵,從比較窄小的山口通過,類似的例子以前唐軍用過,吐蕃也用過。
這樣的山口,也是最容易埋伏的,唐軍要防範於未然。
“遵命!”
諸將領命。
“諸位還有異議嗎?”
李瑄問在場諸將領。
“啟稟李帥,今日清晨末將軍營前出現七彩祥雲,那祥雲陡化為一條神龍,在天空中翱翔,翻雲覆雨,不知這是什麼征兆?”
就在這時,綏和守捉使高鍇起身向李瑄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