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吐蕃想反攻與李瑄決戰,李瑄也不介意。
荔非守瑜,荔非元禮已率領一萬騎兵進入九曲之地,李瑄讓他們率領一萬騎,加上吐穀渾騎兵,立即進攻九曲的吐穀渾部。
那裡還有一名吐穀渾王子,如果他們還在,就將他們乾掉。
攻破吐穀渾部後,再攻擊吐蕃諸牧場,那裡已沒有吐蕃士兵,都是老弱婦孺,俘獲即可。
在李瑄緊鑼密鼓籌備對百穀城的進攻時,洪濟橋前的張興,已經率領士兵連戰三天。
唐軍在洪濟橋的陣形,一直布置到樹敦城,與樹敦城相連。
重甲步兵與陌刀軍在前,強弩在後。
陌刀軍以五十人隊,組成十個隊。
剩下五百人在後方休息輪換。
手持陌刀,硬生生在橋前砍了三天,陌刀兵們縱有輪換,也非常疲憊。
好在關鍵時刻,白蘭羌的近萬步兵出現在洪濟橋前,使吐蕃止住攻勢。
同時,這三天時間,也讓進攻的吐蕃步兵膽寒。
陌刀軍穿著更厚重的鐵甲,戴著護麵。
而且他們是軍中唯二穿有內甲的士兵,另一支是李瑄的神策衛。
這也意味著吐蕃步兵即便挑破盔甲的縫隙,也很難殺死陌刀軍士兵。
陌刀軍一刀一刀,血液飆飛,基本上不留全屍。
許多踏著殘肢斷臂來攻的吐蕃士兵,還沒到陌刀軍跟前,手抖腿軟。
最終,陌刀軍的刀刃都有損壞,有一部分陌刀甚至徹底報廢,無法修複。
好在李瑄早就準備有備用陌刀。
兩千重甲步兵和兩千弩兵,也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吐蕃試圖進攻樹敦城,但樹敦城中被李瑄留下近兩千的輕騎、斥候軍。
關鍵時刻,高適又調一千強弩手上城。
樹敦城本就是九曲第一城,在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吐蕃死傷慘重,不得不停止。
直到吐蕃士兵死傷上萬人後,沒廬窮桑倭兒芒見唐軍援軍到來,才停止進攻。
他讓一部分士兵繼續拖著橋前的唐軍,另一部分士兵渡黃河繞後,嘗試兩麵夾擊。
他聽從屬吏的建議,做好最壞的打算,毀掉洪濟橋。
但是黃河周圍,遍布唐軍的探馬。
吐蕃選擇在樹敦城三十裡外渡黃河。
南霽雲早就發現,但並未聲張,隻是集結騎兵在附近。
待吐蕃用眾多羊皮筏渡河一夜後,南霽雲率領臨洮輕騎、白蘭羌騎兵突然殺出,萬箭齊發。
吐蕃猝不及防,陣形大亂,一番鏖戰,上千人死亡,數百人溺入冰河,還有兩千人被俘。
這也宣告著吐蕃不可能在唐軍騎兵下,渡過黃河。
除非再過一段時間,黃河徹底冰封。
但到那時候九曲可能已被顛覆。
……
百穀城下。
唐軍的投石車、衝車、弩車、雲梯車、擋車、登城梯等皆已準備到位。
百穀城在洪濟橋東南八十裡,由於積雪深厚,唐軍步兵用兩天時間,才到達此地。
百穀城雖然儲備糧食,但百穀中“穀”可不是糧食的意思,而是建立在山穀中的城池。
此城隻開東南,西北兩道門。
也隻有從這兩個方位進攻。
得知其夯層厚度後,李瑄知道很難如大莫門城一樣,破開城牆。
所以投石車不會用來砸毀城牆上,衝車也隻是嚇唬一下吐蕃守軍。
唐軍到達百穀城外,先修整一晚。
在攻城前,李瑄將大莫門城守將的屍體,以及宛秀城守將、洪濟城守將押送到百穀城西北門。
讓百穀城的守軍知道,他們從進攻宛秀城開啟,到大莫門城破結束,僅僅用三天時間。
一天攻破一城,可謂是勢如破竹。
“城破就應該戰死,他們還活著乾嘛?”
論悉頰藏看到兩名還活著的守將,不由大怒。
他的話讓旁邊的百穀城守將心中一寒。
他心裡清楚,如果沒有援軍,這些城池根本不可能在唐軍攻城器械下守多久。
畢竟他們的城池,遠遠無法和大唐的湟水城、姑臧城相比。
“你不會也有這種心思吧!”
論悉頰藏猛然扭頭問百穀城守將,眼睛瞪得老大。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百穀城守將趕緊說道。
“沒廬大論究竟如何了?”
論悉頰藏望著西方,不免惆悵。
他是吐蕃三大論之一,尊貴的大論。
唐軍突襲九曲的時候,他坐鎮九曲,希望可以提振士氣。
但九曲之戰,唐軍大破尚讚磨,收服白蘭羌、九曲吐穀渾,他想離開九曲的時候,已經被唐軍精騎堵住。
唐軍又連克數城,經營數十年的九曲,眼看就要失去。
現唐軍將百穀城圍堵得水泄不通,他們已經徹底隔斷任何一地的消息。
“沒廬大論一定在全力戰勝唐軍!”
百穀城守將雖然口頭上這麼說,心中很不樂觀。
唐軍調集這麼多士兵攻城,明擺著洪濟橋被他們牢牢控製,不怕吐蕃援軍到來。
他們能倚靠的,唯有城中的兩千五百士兵,和一些意誌不堅的奴隸。
“呼呼……”
“大論小心……”
就在這時,天空中響起驚雷一樣的聲音。
原來是李瑄看他們執迷不悟,下令投石機攻擊。
他將所有投石機和床弩、衝車集中在西北門一帶的城牆。
使論悉頰藏認為唐軍主攻為西北門。把城中的弓箭手、強弩,包括更多的石塊,精銳,都布置在西北門。
見呼嘯而來能石頭,論悉頰藏的隨從立刻將其撲在女牆下。
“走開!”
論悉頰藏惱怒地將隨從推開,他不信唐軍能砸中他。
此時氣勢絕不能輸。
論悉頰藏站起身,他目睹飛石落下,將城牆砸出一個個小坑。
確實,數量不多的投石車想砸到人很不容易。
被砸到,隻能是運氣差。
“他們現在精神緊繃,我軍士兵繼續休息,就這樣射到夜半子時,以強弩佯攻,騷擾百穀城兩天後,等他們困乏,再進行猛攻。”
李瑄向哥舒翰吩咐一聲。
南霽雲已經將戰果彙報給他,洪濟橋已經聚集白蘭羌、吐穀渾兩萬步兵。
吐蕃隻憑借這些援軍,是無法攻破的。
現在他有時間慢慢進攻百穀城。
“遵命!”
哥舒翰知道當前戰況對他們很有利,沒必要急於一時。
唐軍士兵們在遠處搭帳篷歇息,由投石車不斷拋射。
如果吐蕃士兵在城牆上有露頭,床弩也一齊發射。
射死幾名吐蕃士兵後,他們隻能將頭埋在女牆後麵。
論悉頰藏站在女牆後喝了一天的西北風。
其他吐蕃士兵,也在心驚膽戰中渡過一天。
不時有慘叫聲傳來,凡是被石塊砸住,死相極慘。
“唐軍這是要用疲兵之計。”
論悉頰藏的心沉入穀地,因為這代表著唐軍有充沛的時間。
其後的寓意不言自明!
孤城!
關鍵是,這樣的小城池,即便明知唐軍是疲兵之計,也得嚴陣以待。
兩丈高的城牆,打個盹的時間,都有可能被唐軍抬著梯子爬上去。
夜半子時,南北兩麵,唐軍推著雲梯車一陣喊殺。
吐蕃守軍以為唐軍要攻城,皆起身迎敵。
但他們剛起身,百步外的唐軍強弩手就發射,數十名吐蕃士兵被射死。
唐軍的喊殺聲卻停止,強弩手也退出。
“呼呼……”
新裝填的石塊被投石機發射出去。
唐軍輪換休息,包括騎兵都出來嚇唬。
每個時辰,都要佯攻一次,使吐蕃士兵異常疲困。
第二日,唐軍頂著盾牌,推著防禦力強大的推車,到達百穀城牆五十步遠。
頂著黑眼圈的吐蕃士兵出現,被唐軍強弩手一通射擊。
城牆上的吐蕃弩手回射,但唐軍強弩手旁有大盾防禦。
唐軍不退,就保持這樣的陣形,慢慢向城樓推進。
“咻……”
在這種的形勢下,一百二十步外的李瑄射出一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