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1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3050 字 4個月前

敦煌大案,告一段落。

李瑄讓顏真卿留在敦煌郡,暫主日常事宜,等敦煌太守到任以後,顏真卿再回涼州城。

這一日,碧波如洗,晴空萬裡。

趁清晨涼爽,李瑄帶著神策衛,準備離開敦煌。

得知李瑄將要離開,敦煌百姓紛紛前來歡送。

李瑄並未騎馬出城,他看到周圍的垂髫小兒圍著他,直接抱住一名小孩,將他放在馬背上。

小孩一點都不害怕李瑄,他問過大人,都說這是仁厚的將軍。

他們很不解,前幾日城外殺死那麼多人,大人捂住小孩的眼不讓他,為什麼被稱為仁厚的將軍呢?

等他們長大後,或許就有答案!

李瑄的仁厚不僅僅是除去商賊、豪強、貪官,還給敦煌的百姓分到好處,耕地。

“將軍,我將來也要成為將軍!”

騎在李瑄馬上的小孩奶聲奶氣的說一句,很大方。

“哈哈,你大有可為!”

李瑄為小孩牽著汗血寶馬,防止馬暴躁。

百姓們都被李瑄的胸懷所感動,有的老人活了五六十年,從未聽說過大人物能放下身段,與民同樂的事情。

李瑄可是統領十幾萬精銳士卒的皇室宗親,楚國公。

其他的邊帥如果能做到正眼瞧百姓,都算是值得稱讚的。

但那和李瑄相比,也差了許多境界。

顏真卿跟著李瑄,每一日都有不同感悟。

他知道士族可能對李瑄大開殺戒頗有微詞,但那是他們有利益牽扯在其中。

憑心而論,李瑄的愛民與誅惡,並不矛盾。

矛盾的隻是那些人罷了。

李瑄對豪強的定義明確。

大族、鄉紳、士族,草菅人命者,欺男霸女者,魚肉百姓者。謂之“豪強”。

淵源且家風明亮的家族、富農,皆不必顧慮。

哪怕是土地兼並,隻要沒有犯下豪強之罪,就不會被李瑄處置。

親衛們也效仿李瑄,將一個個孩童放在馬上,為孩子們牽馬,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這是他們第一次不怕官兵。

李瑄的親衛都是遊俠出身,輕生重義勇於急人之難。

他們跟隨李瑄,隻是想跟隨英雄,行正義的事情。

哪怕如大詩人王維《少年行》中的一樣,也是轟轟烈烈的一場!

縱死猶聞俠骨香!

但李瑄對親衛,有嚴格的晉級標準!

除了李瑄指定的幾名親衛以外,殺敵數量夠,都會提拔為郎將,衙將。

他的絹賞賜,必然將一部分賞賜給親衛,另一部分交給戰死親衛的家屬。

親衛們雖著內外兩重甲,但難免在隨李瑄衝陣時傷亡。

也正是因為李瑄的厚重,親衛在戰鬥的時候,奮不顧身,視死如歸。使神策衛在衝陣的時候所向披靡。

“將軍,您是貴人,父老鄉親沒什麼能拿出手的,隻是湊了點錢,您請收下,作為用度。”

李瑄的隊伍到一處路口的時候,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用兩頭騾子駝了幾袋錢,要送給李瑄。

這些都是敦煌百姓七拚八湊的,為感激李瑄。

在燥熱的天氣中,如果送其他東西,很難得以保存。

“這錢不少啊!不過我又怎能收下呢!我的吃穿用度,都來自百姓。你們已經是我衣食父母,我身為聖人親命的采訪使,隻是做了一個官吏該做的事情。這些錢財給我,並不可改變我什麼,但對鄉親們來說,卻能吃一頓豐盛的肉食。”

李瑄緩緩地向長者和周圍的百姓說道。

確實,這些錢財對他不過九牛一毛,留給百姓,逢年過節還能加餐!

“將軍,您對敦煌的恩情,茫茫祁連山都不足以比重,更何況是幾包錢呢?您的眼眸比藥泉的水還要明淨;您的心比鳴沙山下的彩色沙子還多姿彩。有您在,城外的黃沙都猶如青地;甘泉水的水,也變得甘甜了;莫高窟的萬佛離我們很近,哪有這麼仁慈啊;豺狼被驅逐了,虎豹也被殺死了。我們知道您不在乎這些,全當我們的心意好了!”

長者是一名夫子,他抓住李瑄的手,動情地說道。

“過去劉寵離任太守的時候,隻收百姓一錢,最終又留在當地的河中。我一錢也不會收下,因為我的心一直留在敦煌,和鄉親們的身上啊!你們保重就是了,我們還會再相見的!”

李瑄拍了拍長者的手,終究不收。

不論是為百姓,還是為自己苦心經營的名聲,他都不能收下。

他就這樣徑直從長者身邊經過。

百姓們感動,有的嗚咽出聲。

“將軍……”

在大門口的時候一個老人叫住李瑄。

這名老人帶著一名清秀少女,正是之前的東門老人。

他此時也不拿拐杖了,精神恢複之前。

李瑄駐馬,招手讓老者來到他身邊。

老人和少女異常激動,小跑過來。

“您救下我孫女,老朽在此拜謝!”

老人剛到李瑄麵前,就帶著孫女向李瑄下跪。

李瑄不要錢,他什麼都沒有,隻能如此感謝。

這一次,李瑄為被擄走婦女賠償不少絹錢,夠他們老小生活很久。

“老人家不必如此!”

李瑄趕緊將老人扶起來,他覺得沒必要這樣。

他還順帶將少女扶起來,這些天她氣色好了許多,李瑄很欣慰。

隻是少女看一眼李瑄,就趕緊將頭埋下。

“將軍征戰沙場時要保重啊,希望您能早些打敗吐蕃。”

老者的兒子就是死在隴右,他希望南麵的胡人寇盜早些被消滅,也希望李瑄能平平安安,如將軍這樣的人,才能造福人間。

“托您的福!老人家也要保重身體。”

李瑄笑著回複一聲,然後對少女說道:“照顧好你阿翁!”

“嗯!”

少女低頭應了一聲。

老人不敢耽誤李瑄行程,拜謝後讓路讓李瑄離開。

趁現在天早,太陽出來就不好趕路了。

隨後,李瑄將馬上的小孩放下,摸了摸他的後腦勺,讓他去找自己的父母。

跨上汗血寶馬,李瑄迅速飛奔……

神策衛也跟在李瑄身後卷塵而去。

李瑄不用回頭,也能看到揮手;已經走遠,依稀有呼喊聲……

在墨離軍,李瑄停留一天……

在豆盧軍,李瑄停留三天。

在建康軍,李瑄也停留三天。

主要是觀看這些軍士的訓練情況,在開戰之前,勉勵他們。

更遠的寧寇軍,李瑄就沒去問。

李瑄還在建康軍的時候,信使通過驛站,來到張掖郡。

他看到李瑄後,直接稟告:“李帥,此聖人詔書。”

這詔書的標示為七百裡加急,可見內容重要。

李瑄打開詔書。

李隆基讓他通過官道驛站速回長安,具體什麼原因,李隆基沒說。

“青海大戰即將開始,聖人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召我入長安?”

李瑄將詔書疊好以後,皺眉喃喃自語。

“該不會是李林甫這老賊要搞我吧?沒道理的,如果有事,高翁會提醒一下,楊玉環應該也會幫我說道說道。”

“聖人已經知道吐蕃讚普要傾國之力,禦駕親征。必然要依仗我與吐蕃決戰。”

“而且前段時間,聖人又給予我特權。”

“或許長安有大事發生,但對我不可能是壞事。”

李瑄分析片刻後,決定立刻趕回長安。

他從建康軍動身,先到姑臧停留一天。

他告訴河西主事判官楊綰關於敦煌俘虜的安排,以及戰鬥的準備。

另外,李瑄又寫封信,讓親衛帶回河湟,交給劉晏。

他又吩咐安思順、高秀岩,從七月中旬開始,河西、隴右諸軍開始向河湟調動,一如去年一樣。

安排好一切後,李瑄帶著羅興、薛錯等十幾名親衛,向長安而去。

這一次,他們沒有騎軍馬,而是騎驛站的馬匹。

每隔五十裡,就會更換一次馬匹,一直以奔襲的狀態。

晚上隻是休息四個時辰,日行三百多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