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刺客,水調歌頭的創作(2 / 2)

大唐天將軍 落葉凋謝 15001 字 2024-08-18

“元帥放心,小人一定儘快將這個……彈棉花弓和彈棉花錘製造出來,請您過目。”

公輸青子得到細致的答案後,向李瑄拱手。

看此設計,對他來說小菜一碟。

“我等青子的結果。如果妥善,第一批要多多製造一些。”

李瑄希望在他離開前,能讓隴右收獲棉花,製造出一些的棉被。

讓百姓知道棉被的溫暖,爭取吸引更多百姓種植棉花。

將近傍晚的時候,李瑄離開節度使府衙,回到府中。

由於李瑄的威名,原本死氣沉沉的湟水城,竟多有胡、漢商人出現。

他們都是來尋找商機。

而攜帶來的商品,使湟水的百姓受益。

李瑄覺得九曲、青海,都是可以開發利用的地方。

李瑄計劃在青海旁邊的伏俟城,展開互市。

互市由白蘭羌、吐穀渾、通頰、黨項、蘇毗等部參與,他們將族中特產,帶到伏俟城周圍。

任命互市官吏,主持互市。

有很多資源是可以利用的,李瑄想要能吸引一部分商人來,帶動隴右繁華。

否則唐軍向高原駐軍,顯得沒有生氣。

“元帥,奴婢已經為您準備好熱水,請您沐浴更衣……”

回到府邸後,長離向李瑄盈盈一禮後說道。

李瑄自八月離開,到三月歸來。

這是李瑄出征時間最長的一次,她無時無刻不在等待李瑄凱旋。

也祈禱李瑄能平安!

“呼……也好。”

李瑄點頭,他知道李泌去河西找“道友”去了,回來也沒事情。

李泌不是他的屬吏,去哪是他的自由。

他提前有吩咐,如果李泌先生要出遠門,讓幾個奴仆隨行。

主要是李泌弱不禁風。怕遇到什麼危險。

李瑄尊重李泌的信仰,不吃葷腥,不近女色。隻是勸他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五穀雜糧也不能少。

事實證明,隻要能克製欲望,哪怕不吃肉,也能長命百歲。

回到房間,李瑄將鎧甲卸下,長離已經在臥室內為他準備好熱水。

行軍打仗,可沒有洗澡的時間,平時隻是洗漱一下。

讓羅興給他搓背後,李瑄泡澡半個時辰,異常舒服。

他換上乾淨便服,解去一切負擔。

他對著鏡子,看到自己飄逸的長發,還有已經長出來的胡須。

雖然很短,但李瑄知道他該留胡子了。

大唐男子中年以後,才會選擇留長胡。

年輕人和壯年,往往修剪精致的短胡須。

當然,也有一些為彰顯個性的年輕人,會留絡腮胡,任由長長。

李瑄很不喜歡胡須,但他知道,這是必須的。否則和高力士站在一起,還以為他是大太監呢!

“長離,幫我把長發固住……”

李瑄見長離在為他準備床鋪,呼他一聲。

等會披頭散發就食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說完,他坐在纖毫畢現的銅鏡前。

長離心靈手巧,每一次都把它的頭發整理得整整齊齊,似乎連一根多餘的頭發都影響不到李瑄。

哪像李瑄在軍營之中,自己隨便一紮頭發,然後把兜鍪一戴。

“是,將軍!”

長離聞聲來到李瑄身後,對鏡為李瑄整理長發。

這樣的事情她做過許多次,先是用木梳為李瑄的長發捋直。

她玉指輕撫柔順的頭發,她一邊梳理,一邊還對照著鏡子,不斷顧盼,一絲不苟。

在李瑄的鏡子中,還不時倒映著明媚的臉龐。

屢屢幽香,傳入李瑄鼻尖。

“長離,府中的其他女子如何?”

李瑄突然問長離這個問題。

李隆基先後賞賜他二十個美女,色藝雙馨。

這些桃李年華的歌女,隻能藏在這邊塞的湟水城中,甚至連表演的機會都沒有。

而她們樂籍的身份,使她們即便嫁人,也隻能為妾。

“姐妹們都很好,她們已經排練多次樂曲,勤練舞蹈,等元帥您召見呢!”

長離停頓一下,向李瑄回答道。

她很幸運,能侍奉李瑄。

家境中亡,淪為樂坊娼妓,雖未失身,卻也是卑賤。

能時常看到心中的大英雄,她此生已足矣。

“好!有時間讓我欣賞一下她們的歌舞。”

李瑄同意。

隨後,李瑄不再問。

長離將李瑄頭發梳整完畢,使李瑄有了英俊公子的模樣。

“長離,等一下!”

長離以為李瑄要看書,她準備退出去的時候,李瑄突然叫住她。

“元帥請吩咐……”

長離麵向李瑄。

“我最近寫一首曲子,感覺不夠溫婉。你幫我看一下。”

李瑄向長離說道。

長離來到府邸後,李瑄發現長離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女子。

她有精湛的譜曲能力。

原來有的詩歌已經有固定的曲子,在長離手中,能改變曲子,變得更完美。

而此詞,正是後世婦孺皆知的名篇《水調歌頭》。

大唐,是詩歌時代。

但已不乏填詞手。

李隆基就是一個較為厲害的詞人。

他也非常喜歡填詞。

但李隆基的身份地位,就注定他詞脫離凡間。

比如李隆基的名詞《好時光》。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朗朗上口的小詞,能看出李隆基精湛的填詞功底。

這首仿效民歌男女求愛的詞,它強調了愛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選有情有義的郎君來嫁。

立意很好。

但由於李隆基是帝王,有些不同的審美觀,他把一個美女寫得珠光寶氣,宮樣梳妝,脫離了民間姑娘的天生麗質。

李瑄準備在八月十五中秋大宴之前到長安。

他將借此機會,將宋詞搬上來。

好的宋詞,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感表達。

這一點是唐詩不具備的。

而且這種境界非常高。

在這個時代,填詞填曲,由許多樂師完成。

但前有李隆基,後有李瑄,他們的地位,注定不會讓文人輕視詞。

而且李瑄一上來就拿出後世人氣最高的一首詞。

或許的彈奏曲子,都不如詞來得震撼。

李瑄要確定宋詞的格律,必須由自己主宰詞壇,將自己在文人心中的威望推至最高。

長離為李瑄準備好紙筆後,李瑄在紙上緩緩寫下《水調歌頭》。

這個時代,是有這個詞牌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長離目睹李瑄落筆,那淡然與平靜,每一個字都散發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她從驚訝,到驚奇,而後朱唇微張……

她以往隻知道曲調優美,第一次見詞還有如此美好。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這樣的意境,讓她著迷!

最終落筆的思緒,也動人心弦。

詞如此,曲還重要嗎?

哪怕是為此詞填一百種不同曲,也不如此詞萬一。

當李瑄《水調歌頭》寫完以後,開始在旁邊為水調歌頭填曲。

他填曲的水平一般,甚至還被後世的經典歌詞影響。

“我學填曲沒多久,希望長離能幫我改一下,讓我能有長進。”

李瑄沒讓長離直接填曲,是希望有所長進,有朝一日自己能填一首好曲。

“長離……”

李瑄見長離沒回應,又拉了她一下。

“是,奴婢會儘力為元帥改曲。”

長離反應過來後趕緊說道。

她被這一首《水調歌頭》吸引。

她以為此詞是元帥在去年中秋所作。

也隻有元帥才華,能寫成這樣的詞。

她更期待元帥能自成一派,大放異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