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暗暗想到。
這家夥也是曆史上的狠人,沒廬窮桑倭兒芒以後,瑪祥仲巴傑之前的首席大論。
僅憑攻破小勃律,降伏西域二十國,就當為名將。
幾日後,末結桑東則布到達伏俟城。
“吐蕃罪人東則布,拜見元帥!”
成為喪家之犬的末結桑東則布懷著忐忑的心情,來拜見李瑄這個一手摧毀吐蕃的男人。
在來的路上,他已經知道讚普尺帶珠丹被李瑄生擒。
末結桑東則布在長安見過李瑄一次,對李瑄有極深的印象。
他當時就知道李瑄是難纏的角色,但從未想過吐蕃的衰落,僅僅在他從長安歸來後的兩個春秋。
曾自命不凡,但在他向李瑄下跪的這一刻起,吐蕃的大論東則布,已不存在。
“大論行如此大禮,所為何事?”
李瑄明知故問道。
“當年論弓仁投靠大唐,成為唐之大將,今我願意效仿。”
末結桑東則布再拜。
他失去了家族,失去了權力,甚至被吐蕃除名。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
如果李瑄不能收留他,天大地大,再無他容身之地。
末結桑東則布用論弓仁舉例,表明自己會和論弓仁一樣忠心。
論弓仁是論欽陵的兒子,赤都鬆讚發動政變打敗論欽陵,迫使論欽陵自殺,論弓仁率領七千餘帳吐穀渾部眾投靠大唐。之後在朔方屢立戰功,官至左驍衛大將軍,朔方節度副大使。
“告知我吐蕃發生何事?”
李瑄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向末結桑東則布詢問。
末結桑東則布不敢隱瞞,將大非川之戰失敗後吐蕃國內發生的一切告知李瑄。
和曆史上一樣,赤鬆德讚繼位,瑪祥仲巴傑掌權,恩蘭達紮路恭輔助。
不同的是,竟然讓末結桑東則布逃了出來。
吐蕃放棄劍南、天竺、西域、南詔,憑借他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大概十萬兵馬,防守是足夠了。
但進攻能力不足。
很難再出現輝煌的“吐蕃帝國”。
“我大唐德威萬邦,相信聖人會接納將軍。我即將回長安,將軍跟我一起隨行!”
李瑄接納末結桑東則布的投誠,接下來看李隆基如何安排。
如末結桑東則布這樣的地位投降大唐,可以助長大唐的威望,沒有誰會不同意。
而且以後或許還能用得上末結桑東則布。
這一世的末結桑東則布沒有弑君,隻是在爭權奪利中失敗,在吐蕃還有一定威望。
“多謝元帥,今後隻有您有吩咐,就算是赴湯蹈火,我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末結桑東則布向李瑄表達效忠之意。
敗在李瑄手下,他明白李瑄的強大。
有李瑄在,吐蕃沒有絲毫戰勝大唐的可能性。
他希望李瑄不久後能揮兵南下,把瑪祥仲巴傑那反賊拉下馬。將他的家族救出。
李瑄將末結桑東則布扶起來,他知道末結桑東則布在想什麼。
但攻不攻吐蕃,還要看吐蕃是否識時務。
次日,李瑄回到湟水城。
正好朝廷的獎勵也已經到達。
在湟水城外,李瑄親自為河東、河西、隴右、朔方、白蘭羌、河西胡部、洮陽吐穀渾部、蘇毗部等,授予跳蕩勳章和勇士勳章。
在李瑄的吩咐下,這些獲得勳章的早就在湟水城等待。
而且大部分軍還未撤離湟水,可以說是在諸軍的見證下,頒發勳章。
同時獎賞的還有黃金、田地、絹等物品。
一枚小小的銅製牡丹勳章,卻能換來這麼多東西。
勳官也未有此榮耀。
更何況哪怕是牡丹勳章,最起碼可升職為統領一百到二百人的押官。
勇士勳章獲得者,可以升任為衙將、郎將,甚至副使、軍使。
比如曲環,就是勇士勳章獲得者,晉升為軍使。
在李瑄的刻意宣傳下,勳章已成軍中人人向往的至高榮耀。
普通士兵熱血沸騰,發奮圖強,誓要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獲得勳章。
得到勳章的猛士,在想銀色的勳章佩戴是什麼滋味。
賞賜絹、金銀珠寶的,可不止這些,還有其他數萬名將士。
他們都有殺敵的功績。
剩下的士兵,都被賞賜最少兩貫以上的錢財。
白蘭羌、河西諸胡、青海吐穀渾,李瑄賞賜他們絹和牛羊馬,作為出兵的補償。
特彆是白蘭羌,傷亡還不小。
所獲金銀珠寶,哪怕貢獻給李隆基十分之九,唐軍也剩下許多。
另外還有河隴豪強的貢獻。
所以這次分到金銀珠寶的士兵非常多。
有一部分戰死士兵很特殊,他們殺敵後而戰死,這些李瑄已經統計出來,撫恤其家人金銀珠寶。
一連十日的封賞大會。
每一個獲得軍功的名單都要由諸軍的判官、典軍傳達給普通的士兵。
獲得勳章者更是記碑留名。
將士們都稱讚李帥的公平公正,哪怕沒有分到金銀珠寶,也心服口服。
在諸軍準備撤離之前,李瑄下令舉行一次烤肉的宴會。
彙聚在湟水城的十餘萬士兵,將享用數千頭羊,和朝廷賞賜的美酒。
這也是河隴士兵,為河朔騎兵送行。
大家並肩數月,以後天各一方。
這一戰,河朔騎兵有數千人埋骨在青海。
還有一些將士永遠留下傷病。
在宴會上,將士們載歌載舞,不同於女人的柔美,男人跳舞有一種雄健之美。
李瑄在“萬軍”之中,親自彈奏他最得意的曲子,十麵埋伏。
肅殺之音,仿佛又回到戰場……
如泣如訴的聲音,令觀者沉寂……
將士們聽不懂曲調的意思,卻能感覺到一個故事。
一曲畢,掌聲如雷。
將士太多,在一個又一個的區域內。哪怕李瑄跑十次,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聽到。
黃昏的時候,李瑄與高秀岩、安思順、李光弼、程圭,還有數十名僚屬,上百名諸軍主將、副將,坐在湟水旁飲酒。
由於要領取賞賜,讓這麼多將領聚在一起。
士兵們隻知李瑄封王,而將領們則知曉李瑄可能離開湟水。
甚至此次獻俘虜,不一定會回來。
“明天開始,大家會陸續離開。哪怕我下次回來,也不可能如今日一樣,聚集在一起,所以我今日敬大家一杯。”
李瑄起身端起酒杯,向眾將領說道。
將領們紛紛起身,隨著李瑄喝完杯中酒,將手中酒水飲儘。
“李帥,我還想跟隨您一起征戰,那吐蕃還未滅,北方的回紇也不是很服氣的樣子……”
“不論李帥去哪,我們都堅定不移地支持您。”
“跟隨李帥這幾年,我才知什麼是大丈夫……”
“李帥,請您帶著我們再戰一次……”
“李帥……”
杯中酒儘後,將領們嘈雜著說道。
阿史那扶汶、高鍇、張興、南霽雲、王思禮、車神塞、荔非元禮等老部下已經泣不成聲。
他們沒有像其他將領一樣說話。
因為李瑄要去拚搏宰相之位。
忠心的部下,怎麼可能阻攔呢?
文人寒窗苦讀,追逐宰相。
而開元年間,十餘位軍功入相的先例,邊帥無不渴求宰相之位。
像張說、王晙、蕭嵩一樣,至首席宰相。
“我製定的軍法,下一任節度使完全可以廢除。我對軍中的約束,我走以後也可以禁止。”
“但如果我真能在長安為官,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我都不會姑息他所犯下的錯誤。”
“金杯同汝飲,白刃不相饒。希望你們能明白!”
李瑄說完,再舉起杯子,將酒一飲而儘。
今日美酒佳肴伺候,來日你們犯了事,還是不能饒恕你們。
這是字麵意思。
更深層次的意思,或許幾年後,他們才會明白。
四鎮將領,心中皆肅。他們立誓將軍規記在心中。
不論是誰,都不能改變他們的念想。
犯下錯誤的將領,已經被李瑄處理。
如果李瑄真拜相,依然可以令監察禦史監察諸軍,執行法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