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清華大學門外的留守兒童(2 / 2)

我說學校裡麵有很多能引起思考的事,好的大學不在於他們教什麼,主要是他們的對待世界的態度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世界觀。

每一個名牌大學都有自己的世界觀。

當然了,這些世界觀有時候會暫時的迷失方向。和人一樣,必須考慮世界發展的影響,考慮地緣政治的影響。

愛娣似懂非懂的看著我。

我不怪她,有幾個人夢懂呢?

看到我對哈佛大學的向往不像在開玩笑,對我們的談話也就認真起來了。

愛娣其實算不錯的學生,她沒有受學校的迫害太深,主要是他沒有好好學,不是個好學生。

如果她現在就是個好學生,我可能就會放棄,也隻能放棄。

對於已經接受了一些灌輸的教義的人,要改變是極其困難的。

愛娣對所有的事情都有興趣,這就好。

這樣她就能找到自己真心喜歡的事,去學習,去努力。

也可能她選擇學習的,就是一生的生存技能所在。

她比小瓊的可塑性要好,在15歲,人生是關鍵的轉折點。

生理的發育已經完成,心理的探索才剛剛開始。在一張白紙上作畫,有無限的可能。

這不是遊戲,是一個15歲少女的一生。

由我來作畫。

在天安門,她也像所有中國人一樣,麵對著國旗敬禮。

心中升起了國旗。

當然,我們沒有趕升國旗的時間,沒有那麼早起床。

要看升國旗,最好是住在附近的酒店,早早的過來。

我想了想,沒有帶她去毛主席紀念堂。

我是經常去瞻仰的,她這個年齡的孩子,完全沒有了對主席的敬愛。

最敬愛毛主席的是我的父輩們,那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是一直都深藏心底的感情。

我們在天安門廣場拍了些照片,我發現愛娣並不像其他女生,她會著重於拍景。

大部分女孩子,在努力哪裡不要緊,自己的大頭像是第一的。甚至在廁所也能拍出萬種姿態。

幾天了,我沒有發現她給父母、小瓊和小姨打過電話,也沒有人打給她。

她的成長環境和城市的孩子完全是天壤之彆。

這些城市的女孩子,在15歲這個年紀,每天都在父母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無限關照嗬護下生長。

導致他們一直都很煩這一點,隻要有機會,他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離開他們。

從家裡搬出去。

他們在填寫大學資誌願的時候,很多學生都不願意現在本市是學校。

並不是本市的學校讓他們反感,他們期望通過上學和父母保持距離,脫離父母的監控。

愛娣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帶大的,是極度缺愛的留守兒童。

他們很少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愛,有很多年輕的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需要陪著,這比什麼都重要。但是現實一點來說,他們也沒有選擇的機會。,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