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殿試雙策(2 / 2)

當眾人還在抓耳撓腮,摳破腦瓜子還在想如何答題時,顧有年又仔細回想了一下,抓取旁邊另一張空白的卷子,開始動筆起來。

整個殿內的眾人麵麵相覷,小聲交頭接耳道:“他這是想都不想一下就動筆了?”

“看樣子應該是瞎塗亂畫……”

反而那燕基道更是關注起來,心中大駭:“莫非他心中早已有對策?”

古鬆、張義二人則是冥思苦想,若是陛下將此題出給他們,又將如何作答呢?

大皇子燕辭,亦是如此。

而二皇子燕齊銘則依舊是一副恃強淩弱的麵孔,隻是時不時偷偷朝著那龍椅望去,心中滿是貪婪和欲望。

其實對於這種一製永固之法,也不是說沒有,在後世的曆史長河中,就有許多現成的例子。

顧有年想到燕國目前的狀況,結合現在邊塞的形勢,製定了一套三步走計劃。

所謂的三步走,分彆是第一步,先互通有無,也就是先通商;

追溯曆史王朝,戰爭的誘發因素無非在於吃不飽,穿不暖,資源匱乏,隻有通過不斷地掠奪來達到滿足自己國民需求的目的。

這一點和後世的某個國家很像。

但是燕國和蒙古,同屬我華夏子民,能大家和睦休養生息那自然是最好。蒙古、匈奴、吐蕃,三國分彆所在的地域土地貧瘠,並且種植技術落後,地廣人稀,無法大麵積普及種植技術,隻能依靠得天獨厚的草地資源,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

若是有辦法讓他們安定下來,未必不能停止幾國的紛爭。

所以通商的目的,在於將燕國的文化、物資與那群遊牧民族相互進行交融,若是能建立自由貿易區最好。

第二步,便是同化,將燕國的文化不停地向著這些遊牧民族進行輸出,教他們讀書,種地,給他們修房子、建立聚集區,實行自治區,進行統一管理,施行以蠻夷之策治蠻。

第三步,便是逐漸瓦解這些遊牧民族心中的宗教信仰,讓他們逐漸脫離草原領袖的統治,不管是蒙古、匈奴還是吐蕃,都可與燕國子民通婚,讓他們徹底融入燕國的統治中來。

顧有年又洋洋灑灑寫了六千字。

雖然他對眼前這個封建王朝並不太看好,但是他還是將自己的舉措寫了出來,若是燕皇能領悟其中的利弊關係,那將來燕國一定會雄踞天下,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剛好,在最後一炷香的燃儘的那一刻,顧有年終於停下了筆。

他感覺腰酸背痛,連續伏案三個時辰,眼睛都花了。

“時辰到!”

隨著劉公公的一嗓子,禮部官員按照座位依次上前收取試卷。

眼下已到午時,眾人早已饑腸轆轆,燕基道下令為眾人分發了些吃食,休息片刻。

接著便要當場批閱考生的試卷。

燕基道誰也不看,就先拿著顧有年的卷子,仔細讀了起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