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一支船隊揚帆啟程,要往上遊而去,當中一艘大船上,邵陵王蕭綸看著遠處的台城,隻覺心曠神怡。
他就要前往荊州江陵,接任荊州刺史一職,這一去,宛若龍入大海、虎歸山林。
蕭綸知道兄長蕭綱的計策,是派他坐鎮荊州,借此穩住河東王、嶽陽王,自己好騰出手來,對付侯逆。
解決了侯景,再來解決他,和兩個侄兒。
這種伎倆,蕭綸當然看破,不過兄長敢放他離京,他就敢去荊州上任,因為這就是絕好的機會。
等他接管荊州,有絕對信心讓雍、荊、湘合力。
哪怕有益州武陵王、梁州宜豐侯蕭循、司州柳仲禮掣肘,又如何?
屆時,我三人一同起兵,順流而下,攻入建康,你們就算占了荊、襄、湘,又如何?
得了建康,其餘各地,傳檄可定!
想到這裡,蕭綸心情大好,兄長如此任命,一定是認定他和兩個侄兒會相互提防,反倒不能成事。
然而,蕭綸已經想好了,將來起事,他可以做出讓步,以河東王為首。
等河東王當了皇帝,必然會提防弟弟嶽陽王,也會提防他,那麼,讓嶽陽王和他相互掣肘,便是必然。
所以,到了那個時候,他再想辦法“徐徐圖之”,眼下,先把兄長趕下皇位才是要務。
兄長以為他叔侄三人會相互提防,卻不過是妄想,反倒是自己現在焦頭爛額,侯逆若不剿滅,再這麼拖下去,必然大失人心。
京口失守、叛軍攻入三吳,這讓蕭綸驚愕之際,卻又幸災樂禍,就看著兄長出醜。
朝廷應對不當,三吳烽煙四起,這都是因為新君無能,才會出現如此局麵,可想而知,隨著叛軍肆虐,對於新君的質疑,就會越來越多。
當新君大失人心,朝野內外人心思變時,蕭綸覺得,自己和侄兒的機會就來了。
正琢磨間,蕭綸見兒子蕭確和佐官竊竊私語,似乎是在議論時事,便問:“何事如此有趣,你們議論得眉飛色舞。”
蕭確是蕭綸的次子,隨父親到荊州上任,聞言回答:“父親,孩兒最近聽說..”
蕭確聽說,東冶如今招募人手,有個名頭,喚作“以工代賑”。
也就是招募百姓到東冶做事,然後發放工錢或者糧食,讓百姓能有機會靠著勞動,養家糊口。
具體怎麼實施,蕭確不清楚,但聽說這“以工代賑”做得有聲有色,東冶雇傭了大量百姓,無論男女老幼,在作場裡做事,換得收入、糧食,好歹能果腹。
又聽說,東冶開辦“大食堂”,無論是誰,憑借東冶發放的“餐券”,可以在食堂換取食物。
食堂提供一日兩餐,飯菜簡單但實惠,比起自己花錢在外買熟食要劃算許多。
而餐券的唯一來源,就是給東冶做事,然後餐券作為工錢發放。
所以,許多百姓踴躍應募,如今短短幾日時間,東冶勞工數量暴漲,熱鬨非凡,每日裡都有大量百姓進出,名為“上班”、“下班”。
與此同時,東冶材官營也在招募新兵,招募條件很優厚:新兵的家人,可以搬到東冶附近的軍營居住,每家免勞役、賦稅(有期限),且每日定額發放糧食。
這對於許多百姓而言,很有吸引力,因為免勞役、賦稅不說,家人還可以住在軍營,相對而言,安全許多。
至少當叛軍再攻入外廓,家人好歹有個地方避難,而不是像之前那樣,聽天由命。
每日都有定額糧食,吃不飽,但至少餓不死,所以,許多青壯踴躍應募,新的“東冶材官營”,很快招募到大量青壯。
隨即開始操練,據說一個月後,就要隨軍出征。
“一個月?”蕭綸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消息,蕭確點頭:“是的,父親,李材官要在一個月後,帶著這些新兵,隨著西昌侯出征。”
“是去送死麼?一個月,嗬嗬。”蕭綸不以為意,材官將軍李笠,此人他知道,也知道李笠速攻東府城、壽陽、鐘離的戰績。
說實話,這樣的表現,他是很佩服的,哪怕李笠曾經靠著巴結佞臣徐驎做了東冶監作,蕭綸也不覺得有什麼。
畢竟,仇家徐驎已經被他趁著建康戰亂弄死,至於徐驎的小嘍囉,數不勝數,其中之一的李笠,蕭綸沒有任何興趣針對,因為對方不配。
然而,李笠要帶著一個月的新兵上戰場,這就是自尋死路。
因為蕭綸知道一個月的新兵,恐怕連左右都無法分辨,就這麼上戰場,不是送死是什麼?
有佐官笑道:“練了一年的兵,上戰場還會嚇得兩腿發顫,一個月的兵,哈哈,這李材官莫非想學韓信,靠新兵背水一戰來破敵?”
“我看,更像是紙上談兵的趙括,或者是大意失街亭的馬謖,說起來一套套,做起來,就是送死!”
說著說著,笑起來,其他人也跟著笑起來,這話,說到蕭綸心裡,他微微點頭,但蕭確卻很期盼李笠有過人表現:
“李材官有本事,用以工代賑,救濟百姓,穩住人心,如今既然敢練兵,練一個月就帶著出征,想來必然有謀略,而不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