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延陵,王偉和主將郭元建接見趕回來的覘候,覘候從梁軍營中己方細作那裡獲得一個重要消息:
駐紮句容的梁軍,其材官營帶著名為“連弩”的武器。
王偉聽完笑起來:“連弩,原來如此,怪不得他敢帶著操練不過月餘的新兵打仗。”
“連弩?”郭元建有些疑惑,他沒見過什麼名為“連弩”的弩,甚至連聽都沒聽說過。
王偉解釋:“據說那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所製快弩,又稱‘諸葛連弩’,可齊射數箭,一旦大量弩兵以其攢射,殺傷極強,隻是未見實物,不知結構如何。”
“王公的意思?”
“李笠既然隻讓新兵練弩,且隨軍偷偷帶了許多連弩,想來就是打算交戰時,突然拿出來用,想以此把我軍打得措手不及。”
王偉說到這裡,笑起來:“練了一個月的新兵,當然打不了仗,不過,站在陣中以連弩射擊,倒是能殺傷不少士兵,這李笠有意思。”
郭元建問:“他還擅長攻城,所以,侯王才想要將其生擒,為己所用?”
“正是,這樣的人才可不多得,能招攬當然要招攬。”王偉說完,問那覘候:“他有沒有說,那兩個鄱陽人,交談時說的是什麼話。”
“他說了,那兩個鄱陽人說的是鄱陽話,以為旁人聽不懂,結果他聽得懂,正好在旁邊喂馬,就全聽了去。”
王偉沉吟著:“鄱陽話...你先退下吧。”
覘候離開後,王偉對郭元建說:“若那兩人用建康話交談,必然是故意說給旁人聽的,那麼,這消息要反著聽。”
“不過,李笠是鄱陽人,帶來督軍的部曲,是其鄱陽同鄉,他們以為新兵聽不懂鄱陽話,就用鄱陽話交談,那麼,這消息就很可信了。”
“王公,既如此,待得交戰時,我軍要如何防這連弩?”
郭元建問,王偉足智多謀,仿佛天下沒有什麼不知道的事,所以侯王十分倚重,他們這些將領,也對王偉佩服得很。
“容易,列陣推進時,以刀盾兵在前即可,連弩再厲害,也不過是一種弩,雖然能連發數矢,但威力想來也就那樣。”
“若真是無法抵擋的神兵利器,當年諸葛武侯早就滅了曹魏、孫吳了。”
王偉說著說著,感慨起來:“連弩,我也隻是在典籍中見過,卻不知那李笠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郭元建笑道:“無妨,等我軍大獲全勝,抓了李笠,又得連弩實物,王公可仔細問問。”
說到此次隨軍出征的梁國材官將軍李笠,王偉不忘交代:“此人擅長器械、攻城術,居然能速下壽陽、鐘離,還能製作飛天器械。”
“若能為大王效力,那麼接下來的攻城戰,就好打許多。”
“明白,我儘可能留他性命。”郭元建說起即將打的仗,十分輕鬆。
他們分兵攻打三吳,建康城裡的皇帝果然坐不住了,派西昌侯蕭淵明率軍東進,抵達句容。
細作探得明白,這支軍隊兵力近萬,接下來,很可能要攻打延陵。
所以,不久之後,郭元建就要率軍和蕭淵藻決一勝負,這一仗,他有絕對信心打贏。
至於能否活捉那材官將軍李笠,郭元建不敢說十成把握,不過王偉親自來督戰,就是為了這個李笠,可見侯王有多重視這個人。
“王公,我就擔心活捉了他,卻無法讓他給侯王效力呀。”
“無妨,你們隻管把他帶到我麵前。”王偉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我隻需三言兩語,必能說得他心銳誠服,為大王效命。”
見郭元建有些疑惑,王偉解釋:“這蕭氏自立國以來,一向壓製寒人武將,那李笠如此賣命,必然是想著以軍功晉升,我隻需告訴他現實,他自然就明白了。”
王偉對梁國的製度有些了解,發現一個很可笑的事實:梁國朝廷壓製武人,設了重重障礙,避免寒人以軍功提升地位,乃至躋身士族。
這個製度,王偉琢磨過,介紹起來:“梁國的將軍號,不入官製,自成體係,經三次革新,如今分為三十四班,班多為貴...”
“一到七班,為流外軍號,等同流外官,是專門給寒人武將設置的。”
“八班以上,等同流內官,有二百三十個將軍號。”
郭元建聽到這裡,驚歎:“二百三十個將軍號?蕭氏這是要鼓勵軍功吧?”
“哈哈哈,你也這麼認為?”王偉笑起來,笑容有些冷:‘這就是蕭老翁的高明之處,可惜,瞞不過有心人。’
“將軍號,有重號、雜號將軍之稱,梁國的將軍號,三十班起,才是重號將軍,共三十五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