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行軍的隊伍在野地裡紮營,但許多兵卒卻各自聚集在一起,守著輜重車,沒見有搭帳篷的動靜。
不一會,中軍方向過來許多人,各個左臂上戴著袖標,彰顯著特彆的身份。
戴著袖標,意味著這人是“軍士”,軍士們如同工頭,回到各自隊伍之後,立刻讓“小工”們動起來。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中,整個營地喧囂不已,軍士們帶領各自管轄的兵卒,按照中軍會議時定下的營地布局,開始分工紮營。
又有隊伍負責樵采、打水、運水,或者在四周布置警戒哨,近五千兵力的軍隊忙起來,忙而不亂。
主將東方白額,站在中軍所在空地,和幾名將領看著眼前一片繁忙景象,隻覺一言難儘。
他是徐州軍府將領,如今在刺史李笠麾下效命,此次奉命出擊,要攪亂周邊齊國州郡的春耕。
麾下除了軍府營兵外,他帶著五百餘部曲,本來像紮營這種麻煩事,得讓部曲們去督導,可如今,根本就不用。
因為各級軍士會帶著兵卒紮營,他隻需對營地做出幾個要求,這幫軍士自然會照辦。
自出擊以來,每日紮營,都不用他操心,更不用特彆提醒紮營的注意事項,譬如不要靠河太近,亦或者營地外圍警戒哨的布置。
至於分工樵采、生火做飯、打水,以及明日一早生火準備朝食、拔營等瑣碎事情,更不用他費心。
不僅是行軍,平日裡兵卒們操練,也不用他操心,軍士們會按著訓練計劃,安排兵卒進行相應的練習。
所以,這種便利的感覺,反倒讓他覺得不自在。
東方白額之前帶過兵,打過一些仗,知道軍隊要有戰鬥力,得將知兵,且兵知道將。
即將、兵之間相互間熟悉,打仗時才會相會信任。
將知道兵能打,兵知道將不會丟下他們開溜。
可如今,徐州軍府的兵製和彆處有所不同,刺史李笠行“軍士管兵”製度,以軍士管理兵卒。
而將領下達的各種命令,必須經過各級軍士來帶領兵卒執行。
即將領無法直接指揮任何一個兵卒,下令後,由軍士們逐級安排下去。
多了這個“軍士”群體居中傳達軍令,東方白額總覺得有些不便,恐怕長此以往,兵卒們隻知道各級軍士,可能都不太清楚他這個將領長什麼樣子。
那麼將和兵之間的信任,無法直接建立起來。
全靠軍士居中‘撮合’,仿佛砌牆時需要灰漿來粘合磚塊一般。
這種感覺很不好,讓東方白額總覺得一旦打起仗來,無法相信麾下兵卒能執行他的命令。
而且,因為有了各級軍士的‘代勞’,將領很容易被軍士架空,一旦軍士對軍令陰奉陽違,他該怎麼辦?
按照李使君的規定,將領繞過軍士直接指揮兵卒的行為如同亂命,兵卒可以不執行,事情鬨大了,身為主帥的李使君,可以判定該將領意圖不軌。
且將領無權處置軍士,那麼一旦碰到如同**般的軍士,煽動兵卒架空將領,將領要如何應對?
雖然李使君做了相應規定,若下級軍士無正當理由違抗主將軍令,會有上級軍士予以處置。
將領若認為某軍士無故違令,可以讓上級軍士處置,但這種事情很容易形成扯皮。
譬如,他認為要發動夜襲,打某處敵軍一個措手不及,可軍士們認為敵人必定有所防備,反對夜襲,這時該聽誰的?
按規定,該聽他的,可一旦軍士說兵卒們疲憊,需要休息,若逼迫太甚,可能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