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成果(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440 字 8個月前

寒山城外,馬場,今日公休的李笠,全身披掛,策馬疾馳在演武場裡,揮舞著一杆兩刃槊(雙頭槊)左右突刺。

全身披掛的原因是達到實戰狀態,畢竟著甲時雙肩承受的負擔,與無甲狀態下完全不同。

而李笠持槊突刺的目標是場地裡一個個木架上放著的木球。

他手中兩刃槊長二丈四尺,又長又重,尋常人端著都覺得費勁,舞起來更是容易脫手,更彆說靈活的左右突刺。

但在李笠手中,二丈四尺的兩刃槊如同細竹竿,舞起來輕盈、歡快,隻見寒光閃爍之際,木樁上的木球一個個被刺落,而木樁毫無損傷。

一旁觀看的張軲轆,對郎主的力量和使槊技巧佩服不已,畢竟兩刃槊用起來,比單刃槊更難。

可一旦用好了,威力也很大,因為兩刃槊的攻擊範圍如同一個圓,左右、前後的攻擊動作轉換很快,幾乎不存在什麼“死角”。

張軲轆覺得,若他們在戰場上碰到如此猛人,恐怕近身不得,攔也攔不住。

除非舍得一命換一命,直接策馬對撞過去,卻也未必能撞中,因為很可能在那之前,就已經被對方刺於馬下。

看著眼前這盤槊回旋的身影,張軲轆忽然覺得有些迷糊,難以將眼前這個身材高大魁梧的壯漢,和當年那個瘦弱的小子聯想起來。

不知不覺,十三年過去了。

十三年前,張軲轆第一次見到李笠時,李笠的身材很普通,偏瘦弱,連馬都不會騎。

十三年過去,李笠已是一位高個子、寬肩膀、四肢粗碩有力的壯漢,練出一身武藝。

能夠做到身備三仗,左右馳射、雙帶兩鞬。

張軲轆知道,這是李笠十餘年如一日苦練的結果,不斷的力量訓練、騎術訓練、技巧訓練,累計下來的成果,就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武將出現了。

甚至連難度極高的奪槊技藝,李笠也熟練掌握,更彆說躲槊的本事也很高,部曲們與之對練時,根本就沒人能夠刺中李笠。

張軲轆覺得郎主即便不作為主帥,而作為鬥將率軍衝陣,在戰場上能正麵與之抗衡的武人,恐怕也不會有多少。

但和那些隻會橫衝直撞的莽夫相比,郎主卻是個很會動腦子的聰明人,譬如對馬槊的運用,就以“杠杆原理”來進行分析。

馬槊(或矛)的使用技法,譬如刺、攔、挑、盤、擋等,都能用“杠杆原理”進行解釋,然後加以‘優化’。

而李笠不藏私,把自己的心得和眾人分享,然後進行不斷的模擬對抗,將理論和技法加以完善。

漸漸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李氏槊(矛)譜”,並讓部曲們和兵卒們學習。

再加上各種行之有效的力量訓練方式,正常人隻要堅持下去,無論是步戰、騎戰,使槊(矛)的水準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就連張軲轆自己,也按著李笠總結出來的訓練方法,堅持進行力量訓練、槊矛技法訓練,十餘年下來,使槊矛的技藝大幅提升。

想著想著,張軲轆看著郎主的眼神,就隻有崇拜。

要知道,武藝是很多將門、豪強絕不外傳的傳家本領,甚至那些出身微寒的武人,功成名就之後,自己在戰場上琢磨出來的技藝,也不會輕易傳授於人。

但李笠卻不同,與彆人截然不同,願意把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心得等成果,與彆人分享、討論,以求共同進步。

馬槊訓練結束,一圈下來,各木架上木球悉數落地,所需時間,比起之前略有縮短。

李笠漸漸放慢馬速,最後扯住馬,將兩刃槊交給靠上來的部曲,隨後下馬,卸甲。

今日的運動量夠了,沒必要加練,李笠認為一力降十會,所以馬槊用得好壞與否,基礎在於力量和騎術。

單純練習力量和騎術,在城內府邸裡的健身房以及室內馬場就能進行。

他今日出城,除了在這馬場裡大場地練槊熱身,就是要看看騎兵們的訓練情況,順便看看自己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戰馬情況如何。

一行人往隔壁演武場走去,走路時,腳上傳來“啪嗒、啪嗒”的聲音,那是靴子後跟上馬刺棘輪轉動弄出的動靜。

馬刺是個好東西,方便騎者以雙腿駕馭馬匹。

當然,前提是馬匹適應這種駕馭方式。

騎戰時,因為騎兵雙手要使用武器,無法拉扯韁繩,也無法使用馬鞭,若有了馬刺,騎兵能更好的依靠雙腿駕馭馬匹。

所以李家部曲的靴子(騎馬時)都裝上了馬刺,連帶著鄱陽諸將的部曲們都是如此。

與此同時,馬刺也在徐州軍騎兵中推廣,所以一旦有人走路帶著“啪嗒、啪嗒”的聲音,就必然是“徐州驍騎”來了。

一陣“啪嗒、啪嗒”聲中,李笠來到另一個演武場裡,這是個室內場地,場地相對較小,主要用於騎兵技戰術的演示教學。

此刻,騎兵教官“梁孝言”正在用訓練矛,與‘助教’一起,向學員們演示騎戰時長矛交戰招式的原理。

兩人帶著護麵,身著‘作訓服’,一‘攻’一‘防’進行演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