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心情(續)(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645 字 9個月前

寒山城南,遠郊,大片苜蓿田裡,李笠帶著薛氏姊妹漫步其間。

薛氏姊妹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苜蓿田,仿佛身處紫色的花海之中,姊姊薛月嫦高興得翩翩起舞,仿佛在花從中飛舞的蝴蝶。

妹妹薛月娥則吹起笛子,為姊姊伴奏。

姊妹倆從小接受歌舞訓練,基本功紮實,兩人產後身材恢複得不錯,所以薛月嫦舞姿依舊優美迷人。

薛月娥吹著笛子,並不是呆呆站著,同樣隨著旋律輕輕起舞,讓李笠看著看著,隻覺心情大好。

再看看眼前一片紫色,漸漸入了神。

馬吃草,這是常識,但牧草也分種類,其營養含量高低,決定了馬匹的生長速度。

草原上的馬,走到哪吃到哪,有草就能活,但要承擔“重任”,還得喂精飼料。

被人役使的馬,無論是戰馬、馱馬、騎乘馬,因為負擔大幅增加,所以隨便吃草隻能確保“餓不死”,卻不能保證“有力氣”。

道理和人一樣,一個人若每日喝稀飯也能活,卻乾不了重體力活。

無論是下地乾活還是扛大包,重體力勞動者的飲食總是要儘可能的好。

戰馬也是如此,畢竟要托著兩三百斤的負重(人和人身上穿著的鎧甲)在戰場上疾馳,亦或是大範圍迂回,本身必須強壯有力,且有耐力。

那麼,戰馬吃的牧草(飼料),搭配精飼料,必須富含營養才能長得膘肥體壯。

所謂的營養,其中就包括蛋白質,如此方能長肉。

蛋白質指的是植物蛋白,而苜蓿的蛋白質含量在牧草之中屬於較高水準,紫花苜蓿則是苜蓿之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少數品種。

這是李笠那一世從閒談中知道的知識。

同樣吃一斤草料,馬從苜蓿裡攝入的蛋白質,要比尋常野草高得多,正如人同樣吃一碗飯,吃稀飯和吃乾飯的效果完全是兩碼事。

如果馬吃的是野草,即便整天都在吃,攝入的營養也很少,雖然不至於餓死,卻很難長得高大健壯。

但馬若全用精飼料喂養,成本過高,大規模養殖根本養不起,所以折中的辦法,就是大量種植優質牧草——苜蓿,確保馬吃得好。

據說在漢時,苜蓿自大宛傳入中原,有黃花苜蓿、紫花苜蓿等種類,數百年過去,苜蓿作為牧草在中原地區廣泛種植。

所以李笠組織人力物力,開辟荒地,引種紫花苜蓿,作為戰馬的主要口糧。

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菽),同樣也在種植,作為精飼料使用。

李笠這麼費儘心思種植牧草,為的就是確保戰馬能有充分的蛋白質攝入,經過鍛煉,能夠明顯長肉,力量自然就會隨之增加。

又喂粟米,讓戰馬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快速長膘(脂肪),耐力自然就會增加,關鍵時刻熬得住持續作戰。

這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光靠種田是辦不到的,而繁殖魚苗獲取的暴利,在養馬的巨大開支麵前,也顯得黯然失色。

想著想著,李笠覺得有些煩躁。

本來這該是朝廷馬政該解決的事情,如今他一個徐州刺史,‘自籌資金’種牧草而不是種糧食,這叫什麼事?

朝中袞袞諸公,對馬政根本就不上心。

這也怪不得朝堂“大佬”不上心,畢竟馬政是朝廷的事,是皇帝的事。

而皇帝...皇帝倒還算正常,繼位以來的所作所為,李笠認為總體上還是不錯的。。

既沒有沉迷酒色、荒廢朝政,也沒有屠戮大臣、士大夫,更沒有什麼倒行逆施,很少大興土木、濫用民力。

即位後,接連平定叛亂、收複失地,雖然沒能收回益、梁,卻新得沔北及淮北徐州。

雖然連年用兵,但不算是窮兵黷武,大體上來說,也不怎麼折騰百姓。

當今天子從先帝手中接過的風雨飄搖的江山,如今六年過去,算得上‘風波平’。

按照傳統眼光來看,當今天子稱得上守成之君。

可問題是,這位守成之君接過的是個爛攤子,爛得要散架的那種。

光靠守,可守不住,得改革,剔除腐肉、剮掉爛瘡,國家才會恢複生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