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蹤跡(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140 字 10個月前

午後,一處小河河段,大群騎兵正在過河,馬蹄攪動河底泥濘,讓原本清澈的河水變得渾濁起來。

百餘步外,上遊河段,已經先行過河的騎兵,一部分繼續騎馬警戒,一部分下馬後飲馬,人也順便休息休息。

遠處是一座堡壘,那是一處屯田聚落,四周已經初步開墾出一些田地,卻依舊被水澤、樹林所環繞。

帶兵出擊的梁森,看著遠處那堡壘,想到了彭蠡湖畔的漁村。

在水邊定居,潮濕,天熱時蚊蟲又多,成日裡被叮得身上發癢,那滋味可不好受。

不過,若是水裡有魚,蚊子會少些,又會引來不少青蛙“定居”,每到晚上,水邊蛙叫此起彼伏,可熱鬨了。

青蛙多的地方,會招來蛇,所以水邊的村落附近經常可以看見蛇,走路時可得小心。

他從小在白石村長大,所以對於水邊生活再熟悉不過,而每當冬天來臨,就是彭蠡湖上最忙碌的捕魚季節。

冬天水冷,但深水處較淺水處要暖和些,所以魚群聚集在湖裡深水區過冬,最適合用大網捕撈。

每到冬天,漁民們聚集起來,劃著船,組成船隊,在煙波浩渺的彭蠡湖上撒網捕魚。

捕魚得先找到魚群所在位置,而為了將魚群聚集起來,漁民們會分工協作,船隊各有任務。

負責包抄魚群的船隊,其上漁民們敲鑼打鼓,或者用船槳等物體敲擊船幫,製造巨大聲響,目的是驚嚇魚群。

使受驚的魚群往某個方向逃跑,而那個方向,大量漁船已經備好漁網,就等著魚兒一頭撞入漁網陣中。

梁森收回思緒,看著遠處聚落堡壘,思考起戰局。

敵軍來襲,目的就是襲擾徐州西北境的屯田區,對方均為騎兵,或者騎馬代步的步兵,所以移動速度很快。

屯田都督府,已經在屯田區建立起大體完整的警戒體係,所以各地屯田聚落都能及時獲得示警,各聚落軍民能依托堡壘閉門據守。

來襲的齊軍,沒有攜帶大型攻城器械,所以即便臨時打造一些長梯,對堅固的屯田聚落堡壘根本就無法造成實質性威脅。

但是,對方以騎兵大範圍活動,對屯田區進行肆無忌憚的襲擾,這會極大打擊屯田軍民的信心。

頭一兩年,因為是開荒,所以開墾出來的田地,不可能有什麼收成,那麼即便敵人來襲,屯田的損失也不會太大。

但是,再過得幾年,當開墾出來的田地,種植的麥子產量漸增。

辛苦勞作大半年的屯田軍民期盼著收成時,卻被來襲敵軍攪黃了,這樣的失落,對於人們信心的打擊很嚴重。

屯田至少要做到自給自足,才能把局麵維持下去,因為官府不可能一直出錢糧來養沒有多少收成的屯田聚落。

齊國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從徐州大規模屯田的第一年開始,就派騎兵襲擾。

如果官軍應對不當,讓屯田區成了對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公廁”,那麼對於屯田區裡的軍民而言,開辟新家園的期望恐怕就隻能是水中月影。

所以,屯田都督府以及徐州軍府製定了一係列作戰計劃,在屯田開始的頭一兩年,先把聚落和警戒體係建起來,至於各聚落能開墾多少農田,無所謂。

一個個堅固的聚落堡壘,距離都在十餘裡左右,相互間構成一個大型堡壘群,這就是骨架。

而聚落堡壘上高聳的望樓,都配有大型千裡鏡,以及簡易燈火旗號‘通訊機’,如同耳目。

這些望樓上的哨兵,可以通過千裡鏡觀察周圍數裡的動靜,並且在不動聲色間,將自己所“看倒”、“聽到”的動靜,通過‘通訊機’傳遞出去。

所以,現在這一大片廣袤的屯田區,對於官軍來說是“透明”的,這片地區上的動靜,都逃不過一個個聚落堡壘的觀察。

來襲的齊軍騎兵,進入屯田區後,就像進入獵場的獵物一般,在無遮無擋的平地裡流竄。

迎接他們的,是準備就緒的狩獵隊。

梁森鎮守兗州,卻不是死守兗州,要配合屯田都督府,將前來襲擾的敵騎一網打儘。

據地辦法,和彭蠡湖裡漁民捕魚差不多,找到獵物所處的大概位置,然後左右包抄,把對方往某個方向趕。

趕到某個區域,將其殲滅。

但他們的對手,是移動速度很快的騎兵,所以作戰時必須做到隨機應變,且得多個心眼,畢竟來襲之敵,一定不缺經驗豐富的精銳騎兵。

稍有不慎,打狗不成反被咬。

狗叫聲陸續響起,此起彼伏,那是一隻隻獵犬在咆哮。

獵犬待在專門的馬馱犬籠,跟著騎兵們行動,現在出來、下了地,解了籠頭,喝水、進食,順便活動一下四肢。

敵騎狡猾,行蹤飄忽不定,為了追擊這些身上可能有羊肉膻味的“獵物”,帶上獵犬或許會有奇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