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要守碻磝,就得守住泰山郡,守住兗州,守住泗水河道,大體上來說,就是一道近千裡的長線,這條長線上,任意一點被擊破,會有什麼後果?”
“沒有後果,我軍攻占碻磝,駐軍要在無外援的情況下守一年,兗州各城也是,所以,我軍沒必要為了守住這條長線,處處布防,不給對方以逐個擊破的機會。”
“但是,船隊必須在泗水上來回巡視,避免齊軍攔河築壩,對沿河城池、堡壘施展水攻...”
對於即將開始的大戰,梁森有絕對信心獲勝,這兩年多一來,徐州軍可沒閒著,一直都在備戰。
隨時都能作戰。
此次李笠拉來了“一個大項目”,徐州軍承擔打硬仗的職責,具體該怎麼做,李笠交給梁森和彭均來辦。
彭均負責防禦,防禦齊軍可能對徐州施展的進攻。
梁森負責攻,攻下碻磝,然後以“攻勢防禦”,化解齊軍對碻磝的進攻,而不是單純的抱頭防守。
攻勢防禦說得輕鬆,做起來難,因為齊軍的騎兵眾多,本來就屬於優勢進攻方,他要和對方對攻,稍有不慎,就會全軍覆沒。
不過,梁森會和彭均聯合作戰,彭均也不是單純的防,兩人互相配合,儘可能化解齊軍攻勢。
具體該怎麼做,李笠不乾預。
梁森知道這是一次對自己能力的“大考”,所以絲毫不敢懈怠。
雖然還有李笠在後麵“以防萬一”,但他覺得沒必要讓李笠分心。
徐州軍諸將來自各地,是李笠將大夥凝聚成一個團體,現在是時候證明,即便不用李笠勞神,徐州軍也能有出色表現。
隻有這樣,下一步才好進行。
梁森知道,李笠促成皇帝禦駕親征,此舉在“輕武”的士族官員看來,如同誘騙良家女為娼。
這幫連騎馬都覺得粗鄙的無能士族官員,私下裡不知把李笠罵成了什麼樣子。
李笠不會單單為了給皇帝女婿立威,自己就扛下如此罵名,所以,接下來的仗,必須打得漂亮。
。。。。。。
饒州鄱陽,鄱陽王府,蕭嗣看著厚厚一遝資料,隻覺頭疼。
一如李笠所給資資料那樣,樂安地界確實存在一個巨大的銅礦礦脈,其礦區範圍很大,且距離南鄱水很近,開采起來相對容易。
李笠已經把礦脈、礦區摸得清清楚楚,並且給出了具體的開采方案,而樂安縣城現在就聚集著大量礦工,又不缺糧食,所以隻要一聲令下,就能開工。
問題是奏章怎麼寫?蕭嗣在頭疼這個問題。
這麼大的銅礦,要勘察清楚不是幾個月的事,而是要花上幾年。
他回鄱陽也就幾個月,突然拿出這麼詳細的勘查結果,必然會令人起疑。
若以父親托夢為托詞,倒也敷衍得過去,然而彆人又不是傻瓜,仔細一想,就能想到他一定是早就摸清楚那裡有大銅礦。
一定早就想要要如何利用這個大銅礦,壯大自身勢力。
所以,定會從中作梗。
皇帝北巡,錄尚書事的江夏王蕭大款,如今留守建康,要想壞他的事,不會太困難。
所以蕭嗣要想個辦法,既要向朝廷報喜,證明他回鄱陽後真的找到了秘寶,但不能引起蕭大款的懷疑,把好處拿走。
思來想去,蕭嗣想到時事:皇帝居然真的離開建康,動身前往淮北,要來個禦駕親征,收複青州地區。
算算日子,禦駕現在差不多要到淮北蘭陵了。
而北伐軍前鋒,應該已經攻入青州地區。
然而,禦駕親征一事,太過於驚世駭俗,蕭嗣可以猜到,李笠會被人私下裡罵成什麼樣子。
他不知道李笠是如何說服太後的,也不擔心禦駕親征會吃敗仗。
蕭嗣擔心的是,李笠肯定還要“搞事”,禦駕親征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否則,不至於就為了給皇帝女婿立個威,李笠自己來承擔罵名。
那日宮變,蕭嗣沒有接受李笠的提議,放手一搏,而是選擇以退為進,到鄱陽開采銅礦。
他有太多的顧慮,所以退縮了,但李笠不會。
蕭嗣不知道自己的“退”,能否真的換來“進”,隻能按照預定計劃行事,至於李笠會不會有新的舉動,便在鄱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