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原來是你,趙郡李氏!(2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6874 字 9個月前

而衛夫人,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

李矩與衛夫人有一子李充,李充年幼喪父,卻得母親教導,寫得一手好字,並愛好刑名之學。

李充起家為丞相(王導)記室參軍,曆任中書令(褚裒)參軍,剡縣令。

其堂兄李式,也是書法名家,擅長楷書、隸書,與王羲之過往甚密,任臨海縣令。

剡縣、臨海,都在浙東會稽郡地區,於是,避禍南下的江夏李氏,其部分子弟定居在浙東地區。

李充正是因為居住於會稽,加上母親是王羲之的書法老師,才會和王羲之成為朋友,見證了《蘭亭序》的誕生。

李充後來任中書侍郎,整理典籍,開創了目錄學以經、史、子、集為序的四部分類法。

當李充、李式這代人去世,寓居浙東的江夏李氏,子弟漸漸默默無聞。

不過,將近兩百年後,李充的後代,在鄱陽打漁的李三郎,出人頭地了!

所以,張鋌為李笠找的祖宗是李充,確切來說,是李充之子李顒。

那麼,寓居浙東的江夏李氏,是怎麼和鄱陽扯上關係的?

第四階段,從浙東到鄱陽。

晉後期,李顒攜家人躲避孫恩之亂(亂軍攻打會稽山陰),從會稽走陸路經由鄱陽去江州尋陽,途中去世。

於是其子之一攜家人在鄱陽定居。

就此繁衍生息,雖然姓李,卻不是鄱陽李氏一脈。

所以,李笠家祖輩的譜係,現在清楚了: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領現金紅包!

趙郡李氏——潁川李氏(漢時)——江夏李氏(後漢時)——寓居浙東的江夏李氏(晉)——寓居鄱陽的江夏李氏(宋、齊、梁)。

所以,將來新朝天子的郡望,為江夏李氏,源自趙郡李氏。

李笠看完譜係,覺得有些尷尬:編,你們就可勁的編。

隔了將近兩百年,彭蠡湖畔打漁的李家,怎麼就和江夏李氏扯上關係了?

扯來扯去,真扯上趙郡李氏了!

還“李顒攜家人躲避孫恩之亂,從會稽走陸路去江州避難,中途去世,兒子定居鄱陽,繁衍至今...”

這不是牽強附會麼?

經得起查證麼?

晉時名臣、魚梁吏出身的陶侃,雖然後代在官場默默無聞,但好歹有陶淵明這個出名人物,到了梁時,還有身份無疑問的後代,被官府征辟。

結果和陶侃同時期的李矩,其子李充有名,孫輩開始就漸漸泯然眾人,默默無名了將近兩百年,突然跳出個打漁的“鄱陽李笠”,聲稱是李充的後代。

這不是扯談麼?

李笠看著張鋌擬定的資料,總覺得不靠譜。

李充之子李顒的經曆不顯,隻知道作為郡孝廉入仕,似乎是個小官,沒有留下多少記載,也不知這位到底有多少個兒子。

正是因為不知道李顒有多少個兒子,其事跡不顯,正好可以做手腳,畢竟那是將近兩百年前的事了。

兩百年時間,許多家族都已經開枝散葉,後代分布各地,要渾水摸魚也不難。

不然也不會有人收買官吏,篡改戶籍,把自己編做士族,或者冒稱祖上有軍功,享受各種特權。

但李笠擔心,萬一哪個江夏李氏後代,仔細翻閱族譜,發現李顒並沒有孫子,或者並無兒子在鄱陽定居,那...

總不能讓我麵對滿朝文武的質疑眼光,放話:“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李笠合上資料,放到一邊,雙手抱頭躺下,陷入沉思。

毫無疑問,禪讓是政治遊戲,而政治人物給自己找一個有名的祖宗,也是政治遊戲。

他可以看不起禪讓這種遊戲,卻要遵守遊戲規則,所以,認祖宗、給自己臉上貼金,也是必須做的。

至於他的出身到底是不是這樣,誰在乎?誰會戳破?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政治遊戲規則,用受禪稱帝,掩蓋權臣篡位之實,講的是個“體麵”。

權臣有了體麵,百官也有了體麵:

不是我們不儘忠哇,是皇帝順應天命,把江山讓給了德才兼備之人,那麼,我們做新朝的官,也是順應天意。

受禪稱帝的新君,為名門之後,這不就正好印證了天命所歸?

不然大夥以一個山野村夫為一國之君,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所以,即便人人都知道禪讓就是篡位,知道禪讓後的遜帝“暴斃”,其實就是被殺的,知道新君自稱的名門出身,多半是假的,卻沒人會戳破。

這就是政治,就是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

想著想著,李笠摸摸自己的臉,自嘲的笑起來:

“原來是你,趙郡李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