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元亨利貞(1 / 2)

亂世棟梁 米糕羊 5431 字 10個月前

630shu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最新章節!

新年伊始,梁主禪讓、新朝建立,國號“楚”,改元“貞元”。

但新君登基未幾,其母去世,於是天子戴孝,守喪三年。

春風吹拂,將遍布皇宮的白色吹散,為母服喪的新君,很快便結束喪期,脫下喪服,開始處理國務。

天子服喪,以日易月,所以李笠尚未從喪母的悲痛中完全恢複過來,喪期就已經結束。

聽濤閣(禦書房),李笠看著資料,眉頭緊鎖,新任尚書左仆射張鋌,向他講解相關內容。

“轉運司的籌建,大概在夏末可以完成,確保秋天各地租賦的轉運、調撥”

“提刑司的籌建,同期可以完成,屆時,州郡刑獄訴訟事宜,就由提刑司承擔”

張鋌說著宏圖大計,精神抖擻,甚至有些亢奮。

他作為尚書左仆射,為尚書省實際主官,大權在握,可以將畢生抱負施展出來,所以即便天天忙碌,卻總覺得精力源源不絕。

自晉以來,朝廷多有弊政,卻一直得不到根治,現在,新朝建立,要有一番新氣象,那麼,徹底整頓“爛攤子”就勢在必行。

第一,加強中軍,以武力震懾各方。

第二,在此基礎上,開始對地方行政製度進行改革:將州、郡、縣三級製,改為州、縣二級製。

即裁撤郡一級行政區劃,並對部分州進行省並,那些人口稀少的州,並入其它州,設為縣。

此舉,是針對州、郡濫設導致行政機構、人員臃腫的弊病,許多地方明明隻有一縣的人口,卻設了州、郡、縣三級官署,以及三套地方行政班底。

第三,將地方權力一分為三:行政、司法、軍事各自獨立,不會再出現地方主官軍、政、司法一手抓的情況。

其中,地方司法權,由直屬中樞的各地提刑司(內有分級)掌握,訴訟、刑獄事宜,這是一個單獨的司法體係。

行政權,由沒有軍權、軍職的刺史、縣令掌握。

沒有軍權(即都督某州諸軍事)的刺史,又被稱為“單車刺史”。

至於軍事,要看另一項改革。

第四,考慮到州之間、各地域之間,需要一個主管機構相互協調各州事務(物資轉運及調撥、抗災、賑災、剿匪、平叛等等),設轉運司,主管文事。

而原有的都督區,主官(都督)取消民政職務,專管武事。

譬如,江州刺史一職,是文武雙職,其本人,既是江州行政、司法的民政主官,又是江州都督區(轄區大於江州行政區)的軍政主官。

改革之後,其人卸去江州刺史一職,留任江州都督,以江州都督的職務,專管軍務。

一旦江州都督區範圍內出現叛亂、兵變、民變,江州都督就必須派兵處置。

然而,軍政和民政分開,分屬不同體係的後果,就是相互間協調必然出現問題。

譬如,都督區軍隊在行政區內進行軍事行動,需要征發百姓隨軍,或者需要組織後勤隊伍輸送糧草。

若在以往,軍政合一,這不是問題,軍隊主將(刺史),可以很方便的調動轄區民力。

改革後,軍隊主將沒有民政權力,怎麼調動百姓、物資作戰呢?

新體製下,由轉運司來充當民政、軍政之間的“橋梁”,而轉運司要承擔的職責,還會有不少,所以,這一機構十分重要。

軍隊對內進行治安戰,需要轉運司協助,讓地方官府做好配合,以便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支持軍隊的軍事行動。

軍隊對外作戰,也需要轉運司協助,組織後勤輸送,滿足大軍在外作戰時的各種後勤需求。

李笠打算將那些被裁撤的郡官以及僚佐,“轉職”到轉運司體係,算是平級調動,儘可能減低改革阻力。

但考慮到邊疆州的情況(需要以刺史、郡守、縣令官位來拉攏地方豪強),地方行政區劃以及職權三分的改革,要分階段、分地區逐步實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