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東,方山津稅關附近,一座玻璃作場裡,幾座窯爐的煙囪冒著青煙,大量身著工作服的工人,圍著這些窯爐忙碌。
窯門打開,工棚瞬間被窯內火光映紅,工人們按照工作流程,開始製作玻璃珠。
熔融的玻璃,流出玻璃窯,沿著輸送槽向前走,形成一股通紅的“長條”。
然後被旋切機切成等長的一截截,落在成型機的入口管道。
沿著管道下滑,進入一對對轉的螺紋長管中間,螺紋長管對著轉動,將落入其間的亮紅玻璃小塊不斷向前輸送,並讓其不斷旋轉。
轉著轉著,玻璃塊變成球形,亮紅漸漸變暗,即慢慢冷卻,等走到螺紋長管儘頭時,已經變成一粒渾圓的玻璃珠。
以水力驅動的機器不停運轉,一粒粒玻璃珠落入托盤中,隨後被人分裝入簸箕,轉到一個個坐著的工人麵前。
這些身著工作服、戴著袖套的男女工,坐在“工作台”後,一個個都是髡發,發長不過寸,將麵前簸箕裡的玻璃珠一個個拿起,仔細端詳著。
發現有瑕疵的玻璃珠,便放到身邊一個小提籃裡,這些殘次品收集起來後,要回爐重熔。
合格的玻璃珠,會進入下一道工序:包裝。
有大量男女工來負責包裝:不同尺寸的玻璃珠,有不同尺寸的木盒來盛裝。
一秒記住m.luoqiuww.
包裝好的“產品”,還要經過“抽檢”,抽檢人員隨意抽查包裝好的木盒,打開後對裡麵的玻璃珠進行檢查。
隻有抽檢合格,“產品”才會裝箱,若不合格...
自然有相應流程來處置。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少府寺的這個玻璃作場,日產玻璃珠五千顆以上,雖然產品不愁銷路,卻不會為了賺錢,將粗製濫造的產品銷售出去。
畢竟,如今的少府寺,和之前的少府寺已經不同了。
少府卿賈成,今日來作場巡視,他看著工棚裡正在忙碌的工人,足有一炷香時間,暫時沒發現有違反工作紀律的人,很滿意。
李笠當了皇帝,李家產業自然就成了皇家產業,漸漸納入少府寺管轄。
但並不是少府寺吞並了李家產業,而是李家產業吞並了少府寺:李家各產業的管理人員,進入少府寺任職,對少府寺現有製度(手工業方麵)進行改革。
將以服務皇帝為主的少府寺,轉變成能夠通過兼營產業,給皇帝帶來滾滾財源的搖錢樹。
而這個玻璃作場的產品,不僅在三吳地區銷售,還會銷往海外,“開拓市場”。
賈成看著繁忙的工作場景,不想打亂生產節奏,就在工棚外站著看,問陪同視察的官吏:“這些新員工,適應了俗世生活麼?”
一名官員回答:“適應了,至少在作場裡的起居很規律,該上班的上班,該娛樂的娛樂,該休息的休息。”
賈成點點頭:“等時機合適,組織男女工相親、成家,成了家,心就定了。”
他向前走去,邊走邊聽官吏彙報還俗僧尼在作場的工作、生活情況。
去年,還未改朝換代前,朝廷就開始“檢寺”,如今將近一年過去,成效顯著。